重庆“富慧养”平台落地13区,智能养殖带动农户增收百万
重庆“富慧养”平台落地13区,智能养殖带动农户增收百万
在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的原耕养鸡场,一场科技革命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养殖业的面貌。通过采用先进的智慧养鸡系统,这家养鸡场不仅在2023年4月成功从渝北村镇银行获得了30万元的融资贷款,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科技赋能的新路径。
传统养殖的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养殖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的数据,我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约2.1亿农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亩,远低于世界银行定义的小农标准(2公顷/30亩)。这种分散经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此外,传统养殖业还面临着疾病防控难、管理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以疾病防控为例,人工巡检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及时发现病情,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
智能养殖技术的突破
针对传统养殖的痛点,智能养殖技术应运而生。以马上消费开发的“富慧养”智慧养殖平台为例,该平台融合了AI、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为养殖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环境监测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确保养殖环境最优。
- 疾病防控精准化:AI巡检替代人工巡检,提高疾病识别准确率,降低疫情风险。
- 经营管理数字化:实现养殖过程全程可追溯,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 营销融资一体化:提供多渠道营销支持和融资服务,帮助养殖户扩大销路,解决资金难题。
政策支持下的快速发展
智能养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智能养殖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以西藏自治区为例,该地区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数字农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提出“一极三区多片多点”的数字农业发展格局。2023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220.21亿元,同比增长14.7%,其中数字化转型功不可没。
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智能养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养殖效率,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据统计,“富慧养”平台已落地赋能重庆市13个地区的部分养殖户,助力养殖增收超100万元。同时,该平台还通过培养数字素养、提供技术培训等方式,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智能养殖将实现更深层次的创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将更加完善,数字营销将为农产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智能养殖技术正在为传统养殖业插上科技翅膀,不仅破解了传统养殖的诸多难题,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养殖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