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昆山:连续20年经济冠军的制胜之道
解密昆山:连续20年经济冠军的制胜之道
连续20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昆山市是如何做到的?这座位于上海与苏州之间的江南小城,用敢闯敢试的精神和精准的产业布局,书写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传奇。
从“小六子”到“第一县”:昆山的逆袭之路
时间回到1978年,彼时的昆山还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每年上缴国家商品粮三四亿公斤。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周边县市乡镇工业异军突起,而昆山却因工业基础薄弱、资金技术人才缺乏,发展相对滞后,被戏称为“小六子”。
面对落差,昆山人没有气馁。他们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自下而上、自费开发工业小区!时任昆山县县长吴克铨带领团队,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成功引进上海金星电视机厂,迈出了工业化的第一步。
此后,昆山人乘胜追击,通过联营、合资等方式,陆续引进了苏旺你手套有限公司、顺昌纺织等企业,形成了“葡萄串效应”。到上世纪90年代,昆山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2+6+X”产业布局:昆山的制胜法宝
昆山的决策者们深知,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昆山构建了“2+6+X”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2”即7000亿级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和3000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昆山通过“拆笔记本电脑”招商的创新方式,成功吸引了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落户,至今仍保持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份额。
“6”即新显示、新智造、新医疗、新能源、新材料、新数字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领域,昆山已形成从上游材料到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新医疗领域,泽璟制药成为全国第一家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首发上市的企业。
“X”即以元宇宙、先进计算、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未来产业。2024年8月,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在昆山开通,标志着昆山在低空经济领域抢占了先机。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昆山的“软实力”
昆山市委书记周伟曾表示:“产业链优势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这背后,离不开昆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优质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昆山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导向,2024年1-11月,44个苏州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6.3亿元,投资完成率122.3%。同时,昆山创新推出“马上办”工作机制,重点项目审批跑出“三天办四证”“一天发五证”的速度。
区位优势:融入长三角的“昆山机遇”
昆山东邻上海、西依苏州,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其发展插上了翅膀。2023年6月,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投运,成为国内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进一步强化了昆山与上海的联动发展。
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的全球功能性节点城市,昆山正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发展成链成群、交通设施快联快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昆山的下一个20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昆山提出了“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12345”目标:新增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突破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0家、打造50个特色专业创新园区。
从“小六子”到“第一县”,昆山用4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如今的昆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