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两县级市经济竞逐:仙桃千亿GDP vs 天门产业新布局
湖北两县级市经济竞逐:仙桃千亿GDP vs 天门产业新布局
湖北省两个省直管县级市——仙桃市和天门市,近年来在产业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仙桃市凭借其非织造布和食品加工产业优势,2023年GDP突破千亿大关;而天门市则在纺织服装产业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3年,仙桃市的产业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量增质升的发展态势。全市GDP达到1014.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153个、146个、123个,完成全年目标的117.7%、146%、123%。
仙桃市的非织造布产业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壮大,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全市拥有2000多家非织造布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8家。食品加工产业也是仙桃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地处江汉平原的仙桃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形成了集农副产品标准化生产、初加工、深加工、包装、物流和机械制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截至目前,仙桃市集聚了348家食品加工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146家,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是仙桃市的另一大支柱产业,通过引进沿海服装产业,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该市的支柱型主导产业之一。
天门市与仙桃市同为省直管县级市,两市边界线长约68.89千米。2023年,天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5%,工业用电量累计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6%。天门市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服二代”返乡创业就业,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服务业发展来看,天门市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51亿元,同比增长8.3%。天门市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410个5G基站,累计建成1362个5G基站,基本实现全市主城区和重点乡镇的5G网络覆盖。此外,天门市还积极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印发《天门市数字经济三年工作方案(2023-2025年)》,并学习省内外数字化转型先进案例,培养企业的互联网发展新思维。2023年,天门市GDP为712.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
从产业结构来看,仙桃市的工业基础更为坚实,在非织造布和食品加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仙桃市被誉为“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并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先后获得“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培育单位”、“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国家外贸产业转型升级基地”等荣誉称号。仙桃市非织造布产业集群拥有2000多家企业,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仙桃市正在规划建设14.7平方公里的非织造布特色产业园区,重点推进“四基地两中心”建设,包括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国家非织造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而天门市则在纺织服装和化纤面料领域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通过引进外资项目和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两市的经济发展都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但仙桃市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非织造布产业集群,聚集上下游关联企业2000余家,竞争实力强劲,天门想在短时期内赶超仙桃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