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九寒冬,古人如何诗意取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26: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九寒冬,古人如何诗意取暖?

“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气的方法,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阶段,共九个阶段(八十一天),用来计算冬季寒冷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数九寒天里,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又如何在严寒中保持诗意的生活呢?

01

古人的取暖智慧

在没有现代供暖设备的古代,人们发明了多种取暖方式。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学会了用火取暖。春秋时期出现了可移动的取暖器具——燎炉,到了秦代,建筑师们设计了大型取暖设施——壁炉。西汉时期,皇宫里甚至出现了以花椒为保温材料的“温室殿”。

除了大型取暖设施,古人还发明了各种小型取暖用具。熏笼、手炉、汤婆子等,这些取暖神器不仅实用,还充满了生活智慧。例如,武则天时期的“卧褥香炉”,构造精巧,可以安全地放在被子里取暖、熏香。明清时期,手炉成为帝后、嫔妃们常用的取暖神器,在清人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中,嫔妃们手中的手炉金光闪闪,十分精致。

02

诗词中的冬季生活

古人在诗词中展现了独特的冬季生活情趣。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与友人围炉夜话、饮酒赏雪的温馨场景,展现了古人冬日生活的闲适与情趣。

宋代诗人陆游在《冬夜》中写道:“清夜焚香读楚词,寒侵貂褐叹吾衰。轻冰满研风声急,忽记山阴夜雪时。”这首诗展现了古人冬夜读书的雅致生活,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也能保持内心的温暖与宁静。

03

文人的雅致生活

除了日常取暖,古人在冬季还有许多雅致的活动。例如,祈雪就是一种富有文化意义的冬季活动。在宋代,祈雪活动成为中央与地方应对冬季无雪时的例行祭祷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展现了他们通过仪式与自然沟通的文化智慧。

此外,赏梅、煮茶等也是古人冬季常见的雅致活动。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展现了古人对冬季自然美的欣赏。明代画家文徵明的《煮茶图》则展现了古人冬日煮茶的闲适生活。

数九寒冬,古人不仅依靠科学的取暖方式度过寒冷,更在诗词和文化活动中展现了独特的浪漫情怀。从唐代薛能的《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到宋代苏轼的《双竹席上奉答开祖长官》,再到杨允孚的《滦京杂咏一百八首》,这些诗词展现了古人如何通过数九、赏梅等方式,诗意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这个过程中,“数九”不仅是计时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提醒着我们,无论环境多么严酷,生活总能找到温暖与希望。正如古人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