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发布“十大精品”科普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博物馆集群
上海科技馆发布“十大精品”科普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科技博物馆集群
上海科技馆作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科技馆之一,近日公布了其首届科学教育“十大精品”项目。这些项目包括“一平米博物馆”、“城市昆虫”主题展览及相关活动以及天文馆慕课(CosMOOC)等,涵盖了科学讲解、课程研发、青少年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科普项目,上海科技馆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更丰富、互动性强的科学教育资源,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工作的发展。
上海科技馆的“十大精品”科普项目
上海科技馆的“十大精品”科普项目包括:
“科创校长空间站”:这是一个面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项目,旨在提升校长们的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
“博物馆之夜”:通过延长开放时间,举办夜间科普活动,为公众提供独特的参观体验。
“天文嘉年华”:结合天文馆的特色,开展一系列天文观测和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对天文学的兴趣。
“色生万象”主题展览:探索色彩与自然界的奥秘,通过互动展品展示色彩的科学原理。
“自然瑰宝”主题展览:展示自然界的珍贵标本和化石,让观众近距离接触自然遗产。
“长江大保护”主题展览:聚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上海科普大讲坛”: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举办高水平科普讲座,传播科学前沿知识。
“绿螺讲堂”:以自然博物馆为依托,开展系列科普讲座,涵盖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主题。
“身边的科学实验室”在线教育活动: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和探究的机会,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天文馆慕课(CosMOOC):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天文科普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上海科技馆的未来展望
上海科技馆正在推进更新改造工程,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再次面向公众开放。此次改造将全面升级常设展区和科学影城,新增室内外公共空间艺术装置、“明日科创营”等特色功能拓展体验区,致力于打造市民喜闻乐见的科创新空间、文旅新地标、休闲新街区。
同时,上海科技馆将开发更多科普影视、游戏、绘本等多元科普业态,并完善IP素材库,每年推出300款以上文创产品。通过这些创新举措,上海科技馆将继续引领科普教育的发展,为公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