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RIPK3预测心脏病风险,迈凡妥®获批填补治疗空白
北京协和医院:RIPK3预测心脏病风险,迈凡妥®获批填补治疗空白
北京协和医院在心脏病治疗领域接连取得重大突破。该院张抒扬教授团队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研究中发现,血浆RIPK3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风险正相关,为心脏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张抒扬教授作为EXPLORER-CN主要研究者,参与的全球首个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在中国获批,为肥厚型心肌病治疗带来突破。
RIPK3: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新指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张抒扬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在心脏缺血/再灌损伤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研究团队招募了437例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发现MACEs组患者PCI术后6小时的血浆RIPK3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s组。进一步动物实验表明,细胞外RIPK3作用于心肌细胞、炎症细胞和内皮细胞,引起损伤、炎症和功能紊乱,从而加重心脏I/R诱导的炎症和心血管损伤。
这一发现揭示了血浆RIPK3浓度与A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呈正相关,为AMI患者的风险分层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并为临床治疗心脏I/R损伤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迈凡妥®: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新选择
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治疗领域,北京协和医院同样传来好消息。全球首个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迈凡妥®(玛伐凯泰胶囊)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III级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成人患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可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心脏性猝死。据统计,我国经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的患病率约为80/10万。目前,常规药物只能减轻症状,而手术或介入治疗存在较高风险,临床应用有限。
迈凡妥®通过靶向疾病核心病理生理机制,减少过多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横桥的形成,以减轻心肌的过度收缩,并改善舒张功能。EXPLORER-CN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迈凡妥®在中国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张抒扬教授表示:“玛伐凯泰是肥厚型心肌病治疗领域的创新治疗药物,已在多项国际研究中证实了疗效和安全性,而针对中国患者开展的EXPLORER-CN研究也证实了玛伐凯泰能够为中国患者带来显著获益。玛伐凯泰在中国的获批开启了中国梗阻性HCM治疗的新纪元,有望重新定义此类患者的治疗前景。”
目前,迈凡妥®已被纳入多个权威指南,作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推荐疗法之一。该药已在五大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为全球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