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火灾频发,逃生窗成宿舍安全新标配
校园火灾频发,逃生窗成宿舍安全新标配
8月30日,渤海大学松山校区学生公寓4号楼2单元楼顶发生火情。学校第一时间拨打119报警电话,并立即组织人员疏散。所幸消防员到场及时,火灾被迅速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这起火灾再次敲响了校园消防安全的警钟。
近年来,学校宿舍火灾频发,给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2024年4月,江苏省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一宿舍因充电宝自燃引发火灾;2023年11月,江西省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一男生宿舍因劣质插线板短路起火;2021年6月,河南省柘城县震兴武馆因蚊香引燃可燃物,造成18人死亡、11人受伤的重大火灾事故。这些惨痛的教训,凸显了校园消防安全的重要性。
为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教育部和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明确要求学校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规范建筑防火设计,加强电气线路管理,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配备消防设施器材,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进行防火检查,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宿舍消防安全,纷纷安装逃生窗。以某高校为例,该校在九栋学生宿舍一楼东西连廊安装了防盗(逃生)窗。这些逃生窗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达标,既保证了防盗功能,又满足了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需求。安装完成后,学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这一举措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校园的安全环境。
然而,仍有一些学校存在违规设置防盗窗的情况。例如,宁远九嶷理工学校因在宿舍设置影响逃生、灭火救援的防盗窗,被处以5000元罚款;麻阳苗族自治县一幼儿园因在外窗设置封闭的金属防盗网,也被处以5000元罚款。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学校必须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合理设置逃生窗。
学校安装逃生窗不仅提高了消防安全水平,也解决了防盗问题。根据福州市发布的《福州市九小场所“清障、开窗、配绳”消防安全治理技术导则(试行)》,二层及以上的培训机构等“九小场所”设有应急窗的,应配备逃生绳、逃生缓降器等辅助疏散逃生器材。其中,逃生绳应配备在不高于6米的楼层内,悬挂式逃生梯、应急逃生器应配备在不高于15米的楼层内;逃生缓降器应配备在不高于30米的楼层内。
师生对学校安装逃生窗的举措表示欢迎。一位学生表示:“以前总觉得宿舍防盗窗是个安全隐患,现在装了逃生窗,感觉安全多了。”一位老师也表示:“这个举措很贴心,既保障了学生的财产安全,也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效率。”
学校安装逃生窗是提升校园安全的重要举措。它不仅符合消防安全规定,也体现了学校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希望更多学校能够借鉴这一做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