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阳台帖》揭秘:李白书法的旷世之美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1: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阳台帖》揭秘:李白书法的旷世之美

《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这篇帖子不仅展示了李白豪迈不羁的书法风格,还吸引了历代皇帝和名家的题跋,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通过欣赏《上阳台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李白书法的独特魅力及其对中国书法史的影响。

01

创作背景:诗仙的壮游与感慨

《上阳台帖》写于天宝三年(744年),彼时李白与杜甫、高适一同游览王屋山阳台宫。王屋山位于河南济源市,是道教名山,也是传说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地。三人此行的目的之一是拜访李白的旧友司马承祯,但到达后却得知司马承祯已经离世的消息,不禁感慨、哀痛万分。

这一年,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从政之梦破灭,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漫游”。三位诗人相见恨晚,于是携手北渡黄河,到王屋山游历访道。借由王屋山的壮丽峻美之景,抒发对于司马承祯的怀念、崇敬,提笔以草书写下《上阳台帖》。

02

艺术特色:豪放不羁的书法风格

《上阳台帖》全文共计25字,以草书书写,展现了李白独特的书法风格。从笔法上看,似有几分王羲之、张旭的意态,李白的书法,曾取学这2人,继承了顾盼盛情、畅达多变的势态。

落笔天纵,气势飘逸、笔力劲健、收笔处一放开锋,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其用笔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看文中的“太”字,结字向左欹侧,笔画弯曲灵动、浑厚苍茫,犹如奔跑的小人,生动有趣。相比其他的晋唐书家,李白天真烂漫的艺术气息更为浓烈,笔势率性洒脱、浑雄大气,看似随性自幼、奇异豪放,实则内藏法度,既保持全篇的和谐性,又展现了江河决堤般的跳宕险疾,一派雄伟辽阔之象。

03

历代题跋:名家的赞誉与传承

《上阳台帖》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珍品,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历代皇帝和名家如宋徽宗、张晏、乾隆等均有题跋,卷中留下大量题跋和印章。

宋徽宗赵佶在跋文中写道:“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不觉人物两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在他看来,李白此作达到了“物我两忘”“人笔合一”的至高境界,论笔画之飘逸、气韵之豪放,丝毫不比他的诗差。

元代收藏家张晏盛赞:“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清代乾隆皇帝也在卷首题写了“青莲逸翰”四个大字,表达了对李白书法的高度评价。

04

文化意义: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上阳台帖》不仅是李白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文物。它展现了唐代书法的高超技艺,体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书法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李白唯一的传世书法真迹,《上阳台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研究李白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了解唐代书法发展的重要参考。专家估值高达46亿元,足以见其艺术价值之高。时常临摹,可以提升笔画的浑雄气势,防止行笔潇洒迅疾,产生油滑、飞浮一类问题,同时李白撰写此作时,处于“人笔合一”之境,时常品析,能强化艺术感悟力,领悟真正的天真烂漫之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