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湖:从污染污水库到获评“幸福河湖”的生态转型
天津静湖:从污染污水库到获评“幸福河湖”的生态转型
从污染严重的污水库到获评“幸福河湖”,天津生态城静湖的转变历程见证了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不懈努力。
近日,天津市河(湖)长办公布首批“幸福河湖”名单,生态城静湖榜上有名。从2020年获评天津市“最美河湖”到如今的“幸福河湖”,屡获荣光的湖水见证着生态城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上的不懈探索,展现着水清湖静的生态画卷。
治理前
治理后
治理和生态修复不是完结。近年来,生态城以创新为引擎,通过丰富水生动植物、建设湖岸线生态廊道、加强生态保护宣传等举措,让静湖“活”起来、风景“美”起来。
● 打通“生态脉络”
生态城把生态补水与动态循环结合,将水处理中心的达标尾水和市政雨水作为补水水源引入静湖,让湖水流动起来。同时,优化水利设施布局、设置泵站,使静湖与惠风溪、故道河等周边水体连通,形成水系循环网络。
● 绘就“澄澈画卷”
生态城强化周边污染源管控,对排水口进行严格监管,从源头截断污染物入湖的通道,巩固“治污成果”。同时,通过布设太阳能曝气设施、种植水生植物、完善水生生态链等措施,全面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持续改善静湖水环境。
●编织 “生态绿毯”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生态城在静湖周边打造约20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芦苇等水生植物蓬勃生长,乔木、灌木等植被郁郁葱葱,形成了人工湿地和初雨净化缓冲带,不仅能有效滞留雨水、净化水质,还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生机盎然的风景线。
随着静湖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众多鸟类到此栖息,区域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焕发出更加生动多彩的“新活力”。
静湖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居民生活。从休闲散步的亲水平台、慢行步道,到每年春季吸引人们竞相打卡的“大滨菊花海”,再到可露营野餐的茵茵绿地,它已不单是生态治理的“符号”,还是幸福生活的“注脚”。
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生态城以静湖为重要阵地,积极开展多样爱水护水宣传活动、志愿活动,让居民在尽享风景的同时,成为绿色环保理念的践行者、传播者。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旅游开发企业到来。方特欢乐世界、天津津翔野生动物园等文旅景区先后入驻,实现了自然生态与商业文旅的融合发展。
如今的静湖,河安湖晏、岸绿景美,是居民休闲娱乐、露营游玩的理想区域,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此悠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