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欣综合征治疗迎来新突破:首个口服药物在中国获批
库欣综合征治疗迎来新突破:首个口服药物在中国获批
2024年9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首个治疗成人库欣综合征的口服药物——适锐飒®(磷酸奥唑司他片),这标志着我国库欣综合征治疗领域迎来了重大突破。
什么是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Cushing'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疾病,由肾上腺皮质长期分泌过量皮质醇引起。据统计,其年发病率约为2-3/百万人,患病率约为40/百万人。该病典型症状包括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面容、皮肤变薄、容易淤青、近端肌无力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低钾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磷酸奥唑司他片:治疗新希望
此次获批的适锐飒®(磷酸奥唑司他片)是一种针对11β-羟化酶的强效可逆性口服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肾上腺皮质中皮质醇的合成。其疗效和安全性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
- 在LINC3研究中,86.1%的患者在治疗后维持正常皮质醇水平
- LINC4研究显示,经12周治疗后,77.1%的患者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48周时总缓解率达79.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教授表示:“库欣综合征患者由于合并症、死亡率增加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下降而承受很大负担。磷酸奥唑司他片的获批为患者提供了药物治疗的选择,可以填补目前中国患者的治疗空白。”
其他新药研发进展
除磷酸奥唑司他片外,其他一些药物也在库欣综合征治疗领域展现出潜力。例如,卡麦角林作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使约30-40%的患者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酮康唑等药物的临床试验也在积极推进中。
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新药的获批对库欣综合征患者意义重大。由于该病罕见且诊断困难,许多患者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磷酸奥唑司他片的上市不仅填补了国内治疗空白,其口服给药方式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便捷性。更重要的是,它为那些无法耐受手术、手术后复发或手术未缓解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益明教授指出:“皮质醇增多症病因复杂,手术虽然是主要治疗方法,但很多患者因不能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完全而需要药物治疗。奥唑司他的获批将显著改善患者用药困境。”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创新药物问世,为库欣综合征患者带来希望。此次磷酸奥唑司他片的获批,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推动了我国罕见病治疗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