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方合力守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五部门出台专项指导意见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6: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方合力守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五部门出台专项指导意见

困境儿童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可能因为生理、家庭或社会因素而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本文将探讨困境儿童的定义、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从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如何帮助他们改善心理健康。

2023年10月26日,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及早开展有效关爱、畅通转介诊疗通道、强化跟进服务帮扶、健全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等六项主要内容。
近期,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湖北等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困境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和资源整合,保障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什么是困境儿童?

学界率先在弱势儿童、留守儿童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困境儿童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将困境儿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儿童自身“生理性”障碍导致的困境儿童,如重病儿童、残疾儿童、心理障碍儿童等;其二是“家庭困境”导致的困境儿童,如单亲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弃婴,父母因残疾、重病、离异、死亡而无抚养能力的儿童;其三是“社会性”因素导致的困境儿童,如流浪儿童、“艾滋儿童”、父母长期服刑或戒毒的儿童。

困境儿童容易产生什么心理问题?

困境儿童可能会面临多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经历和家庭背景紧密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

  • 认知障碍:表现为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困境儿童可能因为家庭贫困、学习困难、身体残疾或社会排斥等原因,形成低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缺乏自信,并容易受到他人的负面评价影响。同时,困境儿童可能在管理自己的情绪方面遇到困难,特别是在面对压力、挫折或冲突时,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 行为障碍:困境儿童可能在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方面感到困惑,可能会表现出各种行为问题,如攻击性、冲动行为等。这些行为问题可能是他们试图应对内心的痛苦、焦虑或愤怒的方式,或者是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此外,一些困境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如违反规则等,这些行为可能是他们对不公和社会排斥的反应,或者是他们试图获得权力和控制感的手段。

  • 发展障碍:表现在学习障碍和社交障碍。困境儿童可能因为家庭贫困、缺乏教育资源或学习困难而面临学业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挫败感,并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而由于家庭困境、自卑感或社交技能的缺乏,困境儿童可能在与同龄人建立关系时也会遇到困难。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被排斥或难以融入集体,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可能相互交织,共同影响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因此,对于困境儿童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治疗和支持,以及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条件。

如何帮助困境儿童改善心理健康?

针对困境儿童群体,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精细化、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综合运用临床心理评估工具、定制化的心理治疗计划、系统性的教育支持措施,以及针对其家庭和所处社区环境的深度干预策略,有效改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和显著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 国家层面: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精准帮助困境学生。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面向贫困地区、贫困学生的定向学生资助政策,通过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帮助贫困接触上学难、生活难等问题。通过对困境儿童经济帮助政策体系的建立,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困境学生心理需求的变化。

  • 学校层面: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阵地,在关爱和保护困境儿童的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建立和完善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档案系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关爱和支持。同时,鼓励同学之间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来自同龄人的关爱和支持,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家庭层面:家庭环境是保障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石。家长应致力于建立稳定而和谐的家庭关系,并建立互信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友爱、支持的成长环境。家长应积极参与儿童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与教师沟通,了解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和遇到的困难,家庭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困境儿童克服心理障碍。

  • 社会层面:非政府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应关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利用各自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向困境儿童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服务与支持;还应与地方政府、科研团体、学校师生和家庭成员积极协作,共同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