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625米高空建大桥,贵州花江峡谷将成世界新地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25米高空建大桥,贵州花江峡谷将成世界新地标

中国桥梁建设正在由“跟跑”“并跑”向“全面领跑”迈进,其中不少桥梁已经成为各地耀眼的“中国新地标”。贵州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多年来以“万桥飞架”铺就了“高速平原”。在北盘江第一桥建成通车8年后,建设者们正在北盘江上建设另一座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将刷新世界最高桥的纪录。


位于贵州北盘江上的花江大峡谷,两岸绝壁高近千米,被称作“地球裂缝”。建设中的花江峡谷大桥宛如一座连接“地球裂缝”的天桥,横跨于深邃峡谷之上。


它全长2890米,是贵州省六枝至安龙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大桥桥面与谷底水面的落差达625米,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相当。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最高桥和最大跨境的山区桥梁,未来也将是屹立在贵州群山间的一座新地标。


站在花江峡谷大桥桥塔的顶端,距离谷底江面有将近800米高,相当于站在世界第一高楼的楼顶。周围的环境都是典型的喀斯特群山,下面就是被称作“地球大裂缝”的花江峡谷。峡谷两侧的山很陡峭,只有少量的耕地,还有蜿蜒曲折的山路。


想要建这样一座世界最高桥到底有多难?记者跟随高空作业工人走上被称作“猫道”的高空施工平台,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猫道,最高点距水面有780米。


王中健说,为了牵引架设主缆,建设者每天最多要在猫道上往返十几个来回。走得多了,早就没有了恐高感,在猫道上甚至可以一路小跑。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下,大桥左右434根主缆索股已经全部架设完成。


粗粗的主缆是花江峡谷大桥的“脊梁”,是它的“生命线”,它的维度两个人都抱不住。每根都由217根这样的索股组成,每根索股里面又是由91根高强钢丝组成。如果我们把这些钢丝连在一起,有9.3万公里长,相当于环绕地球赤道两圈还多。主缆的力量有多大呢?每根主缆承载能力可以达4万吨,相当于70多架空客A380的重量。


为了破解山区峡谷风、高空大吨位吊装、悬崖陡壁上进行桥梁桩基施工等难题,建设者与同济大学联合开展风洞实验,还引入观风雷达、激光雷达、北斗系统等科技成果,将架设误差控制在毫米级,也使得大桥能抵御12级大风。让建设者骄傲的是,这样一座世界级桥梁工程,是中国人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并使用国产建材的自主品牌大桥。


从最初阶段是向人家学、引进,再适应自家的环境,现在是自主研发。现在像这种造桥,特别是山区桥梁,应该说(中国)在世界上属于领先的地位。


对大桥的建设者而言,不仅有自豪,也有一份心愿。高空作业工人苏玉龙来自云南昭通的山村,他带着“渴望”来这里修桥。


我小时候上学,我们要走三个小时。因为从小我就没有走出过大山,看到这种桥我就非常地震撼。也是希望把这座桥修好,渴望我在家乡(也能参与)修一座桥,这种渴望也是很高的。


同样对大桥充满渴望的,还有峡谷两侧大山里的村民。贵州喀斯特山区,可耕种面积少、土层薄还存不住水,附近村民只能种青花椒、火龙果、蜂糖李等一些耐旱作物。没有高速公路,农产品很难快速运出大山。村民的一大心愿,就是拥有自己的品牌。

我们把“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这个商标已经进行了注册。(以前)单打独斗的老百姓可以联合起来,把这些农特产品集中起来之后,实现“黔货出山”。


村民的另一大心愿就是游客多起来。世界第一高桥的“地标效应”,必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靠大桥带动旅游业,贵州一直在实践。


根据规划,花江峡谷大桥将打造升级版的“桥旅融合”。通车后,大桥附近将建成可以观桥景的服务区,打造餐饮、购物、娱乐综合体。桥塔上还将开办旋转餐厅,桥面下建设玻璃栈道,峡谷里推广游船观光,桥附近开展蹦极、攀岩、滑翔伞、飞拉达等极限运动项目。


除了我们桥上能体验、桥下能观光,对关岭本地的一些民族文化(也能)来进行深层次的体验。


花江峡谷大桥的带动效应不止于此。六安高速是贵州西部的一条纵向大通道,途经了多个能源资源富集县,还串联了黄果树、三岔河等风景名胜区。


六安高速拟于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是我省西部一条纵向大通道,又是能源通道和风景大道。

助力贵州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兴产业发展


除了花江峡谷大桥,贵州近些年还建起了北盘江第一桥、鸭池河大桥、花鱼洞大桥、平塘特大桥等超级工程。截至去年底,贵州已建成2.9万座公路桥梁,世界上前100座高桥有近半数在贵州。贵州以“万桥飞架”铺就了“高速平原”,一举改变了闭塞的面貌。“县县通高速”也让“黔货出山”“网货进山”更加便捷,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了乡村全面振兴和百姓增收致富。


桥梁和高速也拉近了贵州与长三角、粤港澳、东盟、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时空距离,助力贵州大数据、新能源、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