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伊拉克从瑞士追回古亚述文物,国际社会共护文化遗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00: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伊拉克从瑞士追回古亚述文物,国际社会共护文化遗产

2024年5月24日,伊拉克政府从瑞士收回3件古亚述时期的流失文物,包括1件太阳神雕像和2件浮雕。这是近年来伊拉克文物回归行动的又一重要成果。然而,这些文物的回家之路,却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漫长旅程。

2003年,美国以“反恐”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这场军事行动不仅导致伊拉克陷入长期动荡,也给该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位于首都巴格达的伊拉克博物馆在战火中惨遭洗劫,馆内至少1.5万件登记在册的珍贵文物流失。这些文物不仅价值连城,更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见证。

面对巨大的文化遗产损失,伊拉克政府和国际社会开始了漫长的文物追索之路。2021年,伊拉克政府成功从美国收回约1.7万件被掠夺或走私的文物,其中包括一块约3500年前用楔形文字雕刻在泥板上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残片。2023年,又收回1923年借给英国用于“科学研究”的约6000件文物。这些文物的回归,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与坚持。

2024年6月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共同主办的“守护与重光”展览在北京开幕。展览分为“遗产之殇”“联盟的诞生和使命”“遗产守护”“遗产与人”“遗产之美”五个部分,通过大量第一手珍贵影像资料和参与者的口述,全景呈现世界濒危文化遗产现状和保护成果。

展览中特别展示了伊拉克博物馆文物的保护和追回工作。收藏于摩苏尔博物馆中的拉玛苏雕塑遭到破坏后碎裂为数百块残片,经过精心修复,如今已重现昔日辉煌。这些文物不仅是伊拉克的历史记忆,更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国际社会也在积极行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作。2024年6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23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的150名代表与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章程》修改意见,正式确认联盟由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机制转变为政府间国际组织。这是由中国发起并主导的首个区域性文化遗产领域政府间国际组织。

会议期间发布的《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鼓励加强对话沟通,开展互动合作,就探索解决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问题,提供公正、科学与可持续的方案。这是中国继2014年主导发布《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后,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伊拉克文物的回归之路,不仅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案例,更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守护。正如一位伊拉克博物馆讲解员所说:“这些文明瑰宝源自两河流域,也必将归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正呼唤着散落在外的游子回家。”

然而,追索之路道阻且长。两河流域的文物流失可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国家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瓜分,列强在争夺石油资源、划分势力范围的同时卷走了大量历史珍宝,包括《汉谟拉比法典》、伊什塔尔城门等。这些珍贵文物的回归,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人类的共同记忆。伊拉克文物的回归之路,呼唤着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让我们携手努力,为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重返故土贡献一份力量,让文明之光重新照耀两河流域,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