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统计局数据:十年间生活成本上涨36%,医疗费用涨幅居首
新加坡统计局数据:十年间生活成本上涨36%,医疗费用涨幅居首
新加坡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居民生活成本在过去十年间显著攀升。具体而言,2023年新加坡居民人均每月生活费达到1986新元,相较于2012/2013年的1463新元,涨幅高达36%。以家庭为单位计算,月均生活费从4768新元增长至5931新元,增幅达24%。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医疗费用涨幅居首
在各类生活支出中,医疗费用的涨幅最为惊人。据统计,医疗费用年均增长率高达8.1%,居民每月平均花费293新元用于医疗支出,相当于每天约10新元。这一数字凸显了新加坡居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沉重负担。
住房成本持续攀升
作为生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相关费用同样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居民平均每月在“购置家具、家电及维修保养”上花费385新元,在“水电煤和房屋维修和实际租金”上花费550新元,在“自住房的可出租收入”上花费1188新元。上述三项合计,新加坡家庭每月平均住房相关支出高达2122新元。
全球生活成本排名居前
从国际视角来看,新加坡的生活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根据美世2024年生活成本数据,新加坡是国际员工生活成本第二高的城市,仅低于香港。高昂的住房市场、交通成本以及商品和服务价格,是导致其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收入增长跑赢生活成本
尽管生活成本显著上升,但新加坡居民的收入增长更为迅猛。2023年人均收入达到5197新元,较2012/2013年增长近50%。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增长呈现普惠性特征。最低20%收入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从663新元增至1120新元,最高20%收入家庭则从9169新元增至12799新元。
政府积极应对生活成本压力
面对不断攀升的生活成本,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2023财年,政府财政状况转为赤字,主要用于增加家庭转移支付。预计2024年整体财政将转为小额盈余。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维持紧缩性货币政策立场,以稳定通胀预期。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新加坡的生活成本仍面临一定上行压力。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预计,2024年新加坡经济增速将从1.1%提升至2.2%,平均总体通胀率将维持在2.8%左右。为应对潜在的通胀风险,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继续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同时,政府也将通过财政政策为低收入家庭和企业提供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