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艺芳教授教你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郭艺芳教授教你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李阿姨,您这是怎么回事?血压这么高?”社区医院的医生看着血压计上的读数,不禁皱起了眉头。李阿姨一脸疑惑:“我明明在家里测的血压都很正常啊,怎么一到医院就这么高呢?是不是医院的血压计不准?”
李阿姨的困惑并非个例。随着高血压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血压监测。然而,很多人发现,自己在家测量的血压和在医院测量的结果往往相差甚远,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不相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准确测量血压呢?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心血管领域权威专家郭艺芳教授的专业建议。
血压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
血压测量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从测量前的准备到测量时的姿势,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读数。郭艺芳教授总结了15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很可能就是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确的罪魁祸首:
- 使用不符合国际标准的血压计
- 选择腕式血压计而非上臂式血压计
- 未定期校准的血压计
- 测量前30分钟内剧烈运动、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
- 膀胱充盈(憋尿)
- 测量前未静坐休息5-10分钟
- 测量时上臂位置不当
-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 隔着厚重衣物测量
- 袖带位置与心脏不在同一水平线
- 上臂未放松
- 测量时双腿未着地或身体紧张
- 测量过程中说话
- 精神紧张
- 刚饮用过冷或热的饮品
除了上述因素,测量环境的噪音、情绪波动等也可能影响血压读数。因此,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如何准确测量血压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郭艺芳教授强调,必须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这类血压计经过严格验证,准确性更有保障。而腕式或手指式血压计由于测量位置的局限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不建议使用。
正确的测量姿势和环境要求
测量血压前,应确保以下条件:
- 测量前30分钟内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 测量前5-10分钟内保持安静休息状态
- 测量时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双脚平放地面
- 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线
- 袖带大小适中,覆盖至少80%的上臂周径
- 测量环境安静,温度适宜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郭艺芳教授特别提醒,初次测量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左右两侧,并以较高一侧为准。此后每次测量都应选择这一侧。每次测量应连续进行两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如果两次测量结果相差超过10mmHg,应进行第三次测量,然后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关注血压差的意义
正常情况下,左右手血压差应在10mmHg以内。如果差值持续超过20mmHg,可能是血管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此外,如果发现血压忽高忽低,也应及时就医,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准确测量血压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及时发现血压异常,采取有效措施。希望李阿姨的故事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定期正确测量血压,关注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