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年寻回中山麻鸭,地方特色品种获保护性开发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0: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年寻回中山麻鸭,地方特色品种获保护性开发

在广东中山,有这样一种鸭子,它曾因外来品种的冲击而濒临灭绝,甚至在2006年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时消失无踪。然而,经过近10年的不懈寻找,2014年,人们终于在南朗街道的密林深处重新发现了它的踪迹。它就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中山麻鸭。

中山麻鸭是广东中山特有的地方鸭种,具有产蛋多、耐粗饲、易肥育、肉质好等优点。其体型结实,羽毛呈麻色,适应性强,抗病力好。然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发展和多品种鸭种冲击,“身材矮小”的中山麻鸭养殖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一度濒危。

为开展中山麻鸭种质资源收集及保护,在省农业农村厅及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市农科推广中心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及时开展中山麻鸭抢救性保护工作。农科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表示,从2014年开始,市农科推广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组成项目组,用了近10年时间寻找中山麻鸭的踪迹。

“当时,项目组拿着材料和照片,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前往福建省石狮市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珠海市斗门区、广州番禺、中山三角、民众、南朗等地调研中山麻鸭种质资源状况。”市农科推广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几经周折后,他们在南朗街道合里树坑村的密林深处,发现数只外貌特征与中山麻鸭高度相似的鸭子在溪流边觅食。最终,根据《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项目组经多方比对,最终从南朗街道引养麻鸭苗种,组建了中山麻鸭保种基础群。

2023年,中山麻鸭作为遗漏品种通过了专家现场核验,计划补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目前,经过市农科推广中心不断扩繁推广,中山麻鸭第八世代保种群数量稳定,每年可向本地企业和农户推广中山麻鸭超过1.5万只。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中山麻鸭的养殖采用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对养殖生态环境友好,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而且所生产的畜禽产品天然安全,满足现代人对安全食品高品质的需求。

鸭舍建设

鸭舍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的地方。鸭舍内要保持干燥清洁,定期消毒。同时,要设置足够的采食槽和饮水器,保证每只鸭都能吃到饲料和喝到水。

饲养管理

中山麻鸭采用天然放养方式,让鸭子在湖泊或稻田中自由觅食鱼虾、贝类等自然饵料。这种生态养殖方式不仅保证了肉质的纯净鲜美,还赋予了麻鸭绿色无污染的品质。

疫病预防

疫病预防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同时,要定期为鸭子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现病鸭,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旱养技术

旱养技术是中山麻鸭养殖的一大创新。通过旱养技术,即使在缺乏水源的地区也能成功养殖麻鸭。旱养技术的关键是要保证鸭子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和适宜的环境温度,同时要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适宜的饲料。

品种优势与肉质特点

中山麻鸭具有产蛋多、耐粗饲、易肥育、肉质好等优点。其肉质紧实、皮下脂肪少、味鲜无膻味,营养价值高,尤其适合烹调成极具特色的粤菜佳肴。经过10年的寻找和保护,中山麻鸭已成功恢复并开始推广,重新成为中山市的标志性农产品之一。

未来展望

中山麻鸭的恢复和推广,不仅为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保护地方品种、传承农业文化做出了贡献。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山麻鸭有望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同时,中山麻鸭的成功保护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引进外来品种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对地方品种的保护,因为这些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养的品种,承载着丰富的遗传、文化和生态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