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警方破获特大医托诈骗案:45人落网,涉案700余万元
上海浦东警方破获特大医托诈骗案:45人落网,涉案700余万元
2024年7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重大医托诈骗案作出一审判决。主犯易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另一主犯邓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五万元。这一判决标志着上海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在多家重点医院周边活动的医托诈骗团伙。
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
该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他们首先招募“医托”,即伪装成病友的诈骗人员,专门在各大医院寻找目标。一旦发现潜在受害者,医托便会主动搭讪,自称是某知名医院的退休专家或有内部关系,能够提供更优质、更快速的医疗服务。在取得患者信任后,他们会将患者引导至指定的中医馆就诊。
在中医馆内,诈骗团伙的其他成员早已准备就绪。他们中有负责接待的“医生助理”,有具备行医资质的执业医师,还有专门负责药品调配的人员。整个诈骗流程环环相扣,让受害者难以察觉。
骗局揭秘:从“病友”到“专家”
据调查,该诈骗团伙的作案手法十分狡猾。他们通常会:
- 虚构身份:冒充退休专家或医院内部人员,骗取患者信任
- 夸大疗效:虚构或夸大病情,声称只有特定药物才能治疗
- 以次充好:将廉价药物冒充名贵药材,以高价出售
- 循环诈骗:鼓励患者多次复诊,持续骗取钱财
一位受害者回忆说,当时一名自称是某三甲医院退休专家的“病友”主动与他攀谈,声称可以带他去一个“内部渠道”看病,不仅效果好,还能节省排队时间。在“专家”的带领下,受害者来到了一家看似正规的中医馆,接受了所谓的“专家”诊疗,并购买了数千元的药物。直到后来发现病情并未好转,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警方侦破:45名嫌疑人落网
接到报案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陆家嘴公安处立即展开侦查。通过调取医院监控录像、走访受害者、分析资金流向等手段,警方逐步掌握了该诈骗团伙的作案规律和人员构成。
2023年7月,警方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抓获包括易某、邓某在内的40余名犯罪嫌疑人。经审查,该团伙涉案金额高达700余万元,受害者多达1800余人。2023年11月起,浦东检察院陆续对45名团伙成员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法律制裁:最高可处无期徒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本案中,主犯易某和邓某因涉案金额巨大、受害者众多,被依法判处重刑。
陕西学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晶表示,虽然国家现有法律和政策已经能对“医托”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界定,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取证难、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加强日常监管,并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
如何防范医托诈骗
- 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尤其是那些主动搭讪、自称有“内部渠道”的人
- 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资质
- 理性就医: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特效药”或“独家秘方”
- 保留证据:保存好就医过程中的所有单据和记录,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
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们,医托诈骗现象依然存在,且手段日益狡猾。只有通过法律制裁、社会监督和公众自我防范三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