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式面点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从奴隶社会到汉代的演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4: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式面点的历史渊源与发展:从奴隶社会到汉代的演变

中式面点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面食制作到如今的糕点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带你穿越时空,从奴隶社会到汉代,再到现代职业教育,探寻中式面点的历史演变与传承创新。

糕点一般是指以各种谷物(如大米、小麦、杂粮等)、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为原料,配以各种馅料制成的各种小吃、点心。

中国糕点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初期,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种植小麦,并最初将其作为主要食物。相传,面食的起源是春秋战国时期。这是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人们对粮食标准的要求相应提高。然而,当时的面食还处于起步阶段。到了汉代,面食技术进一步发展,有关面食的文字记载增多,出现了“糕”的名称。西汉石友《急酒篇》载:“烘、麦饭、甜豆汤”,饼、饵为饼状食品,泛指扁圆形食品。东汉刘熙所著的《诗名》中也有:“蒸糕,糕并,面并。”现在的面条是发酵面条。这充分说明当时可以利用发酵技术来制作面团。

据民间传说,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可以用发酵面团做馒头,也可以用发酵面团蒸馒头。汉代制作的面食种类对以后糕点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文字记载,“点心”这个名称早在唐代就已有了。宋代吴曾所著的《能盖斋满录》中说:“以早点为小吃的世俗习俗,自唐代以来一直沿袭”。既然吃零食已经成为一种“世俗习俗”,可见当时点心的普遍性。这也说明,自唐代以来,糕点制作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品种增多,为我国糕点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清代是我国糕点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以糕点为主的宴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全国各地厨师在继承前人技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交流、创新,使我们的我国古老的糕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的烹饪技术。一朵美丽的花在世界各地盛开。

山东星火职业培训学院餐饮培训中心糕点专业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和总结历史糕点文化,同时创新糕点新品种并应用于教学推广,品种达100多个。品种。中心在传统糕点教学的基础上,在花样品种的研发上力求精益求精。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面食,以增进美观和增进食欲。他们从保健角度出发,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科学地将五谷杂粮结合到面食制作中,将粗粮变成细粮,以达到营养膳食、科学备餐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各类面食、油炸面食、烘焙制品、蒸制品、烤制品、油炸制品的制作工艺,还介绍当地传统食品制作技艺并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糕点制作方法,成为行业内的专家。

在教学培训中,注重传承中华民族的面食文化,并与西方糕点、营养饮食相结合,不断引进创新的面食品种,并通过教学实践传授给学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和社会。毕业生向社会推广了创新的糕点制作技术,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青睐。也有不少毕业生自己开店当老板,实现了自己创业的梦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