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详解肺癌早期症状与预防措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1: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详解肺癌早期症状与预防措施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专家提醒公众要警惕肺癌的早期症状,如持续性咳嗽、胸闷、胸痛、痰中带血等。通过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有效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此外,戒烟、避免二手烟、改善生活环境和健康饮食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措施。呼吁大家关注自身健康,积极参与肺癌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01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提高公众防癌意识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是由中国抗癌协会于1995年倡导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29届,是目前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肿瘤防治品牌科普活动。自2018年起,每年4月15日被定为“中国抗癌日”。

2024年4月15日至21日,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将以“CACA指南,我知你知”为主题,全面推进我国肿瘤防治权威科普创作。活动期间,全国各地将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行动,包括大型义诊、健康讲座、线上直播等,旨在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理念,培养健康生活习惯,推动“防筛诊治康”肿瘤全程管理体系建设。

02

肺癌早期症状:警惕这些身体信号

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以下一些表现需引起警惕:

  1. 持续性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或原有慢性咳嗽性质改变,这可能是肺癌的早期信号。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

  2. 痰中带血:间断出现的少量血丝痰或咯血,尤其是对于长期吸烟者,更应高度警惕。

  3. 声音嘶哑:持续性声嘶,经休息或治疗无效,可能是肿瘤侵犯喉返神经的表现。

  4. 胸闷、胸痛:不规律的胸部不适或隐痛,有时伴背部牵涉痛,可能是肺癌的征兆。

  5. 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或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尤其是中老年人,需要及时关注。

  6. 发热:不明原因的低热,尤其午后和晚间,可能是肿瘤引起的炎症反应。

  7. 体重下降与乏力:短期内不明原因的消瘦及全身无力,可能是肿瘤消耗的表现。

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外表现,如杵状指、关节疼痛等副瘤综合征。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之一或多个,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尽快就医进行检查。

03

高危人群筛查:早发现是关键

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

  • 年龄50~80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 吸烟≥2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吸烟年数),包括戒烟不足5年的;
    • 被动吸烟≥20年;
    • 接触氡、砷、铍等致癌物的职业史;
    • 一级或二级亲属有肺癌病史,同时吸烟≥15包年或被动吸烟≥15年。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与传统X线检查相比,LDCT能发现更微小的病灶,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同时,痰液细胞学检查和活检也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04

预防措施: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

  1. 远离烟草:吸烟是肺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85%的肺癌患者有吸烟史。尽早戒烟,远离二手烟环境,可以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2. 职业防护:在致癌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与致癌因子接触。

  3.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厨房通风,使用抽油烟机,控制炒菜时的油温,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4. 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南瓜、橘子、苹果、橙子等,这些食物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预防肺癌。少吃油炸、高糖、辛辣、烟熏烧烤、油腻及腌制食物。

  5.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6. 定期体检:有家族性肿瘤高发史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针对性检查。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定期进行1次CT筛查。

  7. 保持积极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疾病同样重要。

肺癌是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且发病率仍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但通过早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自身健康,积极参与肺癌防治行动,为自己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