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影响农业生产:小麦长势喜人,病虫害防控压力增大
暖冬影响农业生产:小麦长势喜人,病虫害防控压力增大
“三九四九不冷”是今年冬季的异常气候现象,整体气温偏高。这一现象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气候的变化,更是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
粮油作物的积极影响
小麦长势良好
今年,四川播栽小麦面积925万亩,冬油菜面积保持在2163万亩。根据农情调度,当前小麦已经进入分蘖期,即将进入拔节期,油菜陆续进入蕾薹期。绵阳市梓潼县长卿镇种粮大户古国洪表示,今年的天气,有利于小麦吸收肥料营养,分蘖状态好,苗齐苗壮。
油菜生长正常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栽培专家樊高琼教授表示,冬季光照较好的天气有利于小麦壮苗培育,从天气预报来看,接下来一段时间四川各地温度仍然比较稳定,有利于小麦接下来的拔节生长。
经济作物面临的挑战
春茶采收压力增大
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党委书记胡学丰表示,早春茶开采后,如果气温较高,一天时间内嫩芽就能长成叶子。种茶户采收不及时,芽茶收成较少,很影响大家的效益。
蔬菜病虫害风险增加
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萝卜课题组专家杨峰表示,较大的昼夜温差,容易影响萝卜苗发育,造成死苗。此外,如果暖冬持续时间较长,很有可能加快萝卜抽薹。当前也正是草莓上市期,气温偏高、空气湿度大,容易提高草莓白粉病等草莓病虫害的发病率。
农业部门和农民的应对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
为确保夏粮丰收,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多措并举,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该镇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页、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微信群推送等多种方式,向群众普及田间管理知识,引导群众尽早落实控旺、抗旱、防冻、防病等措施。
防范倒春寒
油菜和小麦栽培专家均表示,当前重点要防范倒春寒的发生。一旦预见倒春寒,要采取减湿、矮化、覆膜等方式,减少田土上冻结冰的可能。例如,冬小麦可采取物理碾压、喷施延缓剂控制生长速度,防治过快拔节。
调整种植策略
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方面,当前大部分在田蔬菜和水果已进入采收阶段,重点是合理安排采收与销售,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与调度,引导种植户合理规划采收销售进度。“计划种植春萝卜的种植户可以考虑播种耐抽薹的品种,适当使用植物调节剂,防止抽薹。”杨峰说。
未来农业发展趋势
种植带北移
因气候变暖而带来种植带北移,最典型的当数黑龙江,所涉农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和大豆。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闫平介绍,因气候变暖,东北地区的玉米北移主要是在黑龙江,北纬49°-51°之间,北移距离为两个纬距,平均约200公里,所移区域集中在黑河市和伊春市的范围内,以及大兴安岭地区的零星区域。
种植方式改变
2023年9月下旬,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大业镇小村富有村,秋日的阳光洒在种植大户王雷的玉米地里,联合收割机正在进行收获作业。随着收割机的开动,秸秆被打碎飘落在地里,玉米棒子则完整地落在了车斗里。王雷说,他2023年种植了200亩玉米,彼时正在收获的是一部分早熟地块。他的玉米是2023年4月23日播种的,比常规播种时间至少提前了一个星期,亩产有1800斤,比上年能增加一二百斤。
建议与展望
面对“三九四九不冷”这一异常气候现象,农业生产需要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对于粮油作物,应继续加强田间管理,防范倒春寒;对于经济作物,要合理安排采收与销售,加强病虫害防治。从长远来看,全球变暖带来的种植带北移和种植方式改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要警惕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强农业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