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交通大学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正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5: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交通大学发布最新研究报告:人工智能正为电力系统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北京交通大学近日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最新进展》报告,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正在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动力,从电网安全与控制到新能源消纳,从设备运维到客户服务,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01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指出,电力人工智能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新能源消纳与稳定、电网安全、新兴负荷管理、电力资产管理等方面。具体应用包括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网紧急控制策略研究等。

02

具体应用案例

在抽水蓄能领域,南方电网开发的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XS-1000D,实现了对7座抽水蓄能电站、34台机组的智能巡检和状态诊断,每年创造约1760万元经济效益。该平台通过数据驱动方法,能够提前预判设备缺陷隐患,将设备数据分析与检修策略制定相结合,助力实现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的转变。

在新能源领域,新疆电网的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采用AI算法深度挖掘电气运行数据与风光资源数据,预测精度超过93%。该系统可以根据新疆地形、风光资源、发电特性等差异,对小风天气、强风天气分别采用不同的预测策略,提高功率预测准确性。

在核电领域,宁德核电开发的“锦书”大模型,参数规模达720亿,支持多模态交互和智能培训。基于该模型的“云中锦书”平台,实现了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每年节省人力成本超过200万元。

在火电领域,国家能源集团开发了首个燃煤电厂专属的“智能大脑”,提供智能问答、知识生成等功能,辅助生产和管理人员科学决策。通过对消缺记录、缺陷分析、检修记录等多方面数据的全面利用,在消缺决策建议、安措危险提示、设备智能检索等多个业务中为员工提供直接帮助。

在变电领域,新疆电网的一站式AI平台实现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够监测变压器等关键设备状态并发出预警。该平台已向新疆电网263台变电设备的运维单位发出预警,对70台存在油色谱异常的变压器开展监测分析并给出运维建议。

03

最新进展:光明电力大模型

国家电网发布的“光明电力大模型”是目前电力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最新成果。作为千亿级多模态行业大模型,其集成的电力数据、涵盖的应用场景、具备的专业功能在行业内首屈一指。

光明电力大模型不仅在通用架构上新增电力跨模态适配层,实现了从单模态到多模态的转变,还通过打造类型最全、质量最高的行业样本库,运用科学体系化行业知识增强训练,实现了从通用知识到行业知识的转变。经权威评测,电力知识记忆理解、多模态融合分析、业务逻辑推理、基础数值计算和内容辅助生成能力较基座模型平均提升20%。与主流大模型对比,专业能力平均高出15%。

在具体应用方面,光明电力大模型已在电网规划、电网运维、电网运行、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电网规划方面,可精准定位重过载设备,从运行方式、设备容量、网架结构、负荷特性等方面推理问题成因,给出解决建议。在电网运维方面,可自动生成精准的设备“体检报告”,具备13项常见“疾病”的诊断能力。在电网运行方面,单次转供决策时间由30分钟缩短至1分钟,大型保供电方案编制时间由10小时缩短至10分钟。在客户服务方面,实现了供电方案智能编制,平均每套工作量减少了10人·天,方案生成时长最快缩短至1天。

04

结论与展望

人工智能与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正在为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从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报告和实际应用案例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不仅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还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必将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