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事前准备、过程监护与事后清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49: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事前准备、过程监护与事后清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有限空间作业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本文详细介绍了有限空间作业的正确操作流程,包括作业前准备、作业与监护以及作业后清理三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有限空间因空间相对密闭,有毒有害气体难以扩散,积聚到一定程度会致人中毒。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该做什么准备?作业时和作业后又该注意些什么?

作业前准备

  1. 制定作业方案、明确人员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前,要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手续。

  1. 进行安全交底、检查设备安全

现场负责人应对实施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方案、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方案等,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更换。

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1. 自然通风、安全隔离

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开启出入口,进行自然通风。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爆炸危险的,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存在可能危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物料及能源时,应采取封闭、封堵、切断能源等可靠的隔离(隔断)措施,并上锁挂牌或设专人看管。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1. 气体检测、机械通风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外上风侧对有限空间内的不同部位进行气体检测,检测人员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

当气体检测浓度不合格时,必须对有限空间内进行机械通风。通风后,应对有限空间内气体再次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实施作业。

检测合格后,应根据危害程度正确选择佩戴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进行作业。

作业与监护

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安排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还应做到实时监测和连续通风。发现异常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作业后清理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员应协助作业人员安全撤离有限空间,清点人员和设备,确保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现场清理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