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口服紫杉素登陆中国,晚期胃癌治疗迎来新选择
全球首创口服紫杉素登陆中国,晚期胃癌治疗迎来新选择
柏瑞素®(紫杉醇口服溶液)作为全球首个口服剂型的紫杉醇,近日正式在中国大陆供货,为晚期胃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这一突破性产品由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和药物”)与韩国大化制药公司(简称“大化制药”)联合研发,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紫杉醇口服制剂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紫杉醇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紫杉醇,这一被公认为未来20年内极具效力的抗癌药物,其治疗范围广泛,涵盖了食道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然而,自1993年被批准用于医学用途以来,紫杉醇长期都是以注射给药为主,在国内市场的紫杉醇也同样是注射剂。据统计,2022年全球紫杉醇注射液市场规模已达181.23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75.3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7.14%左右。中国市场作为紫杉醇市场的重要一环,其市场规模亦在不断扩大,这得益于国内癌症患者人数的增加以及医疗保险范围的拓宽。
口服紫杉醇的技术突破
紫杉醇口服制剂的研发难点在于胃肠道的特殊性和紫杉醇本身的理化性质。然而,随着纳米给药系统的出现,如聚合物胶束、纳米粒子、脂质体和纳米乳剂等,为紫杉醇口服制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次获批的紫杉醇口服制剂便采用了脂质自乳化药物递送技术,显著提高了紫杉醇的溶解性,并确保了药物能够顺利经过胃肠道进入体循环。
柏瑞素®的核心技术在于其独特的脂质自乳化药物递送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单油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和吐温80组成,这些成分能够形成稳定的脂质微粒,有效提高紫杉醇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显示,当温度约在30℃以下时,单油酸甘油酯以层状晶体相存在,它与三辛酸甘油酯不混溶。同样,吐温8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也与单油酸甘油酯不混溶。因此,在较低温度下,这些成分的物理状态限制了它们的相互溶解。当温度高于30℃时,这三种成分都呈现液态,并且能够均匀混合。即使在0℃以下,也未发现紫杉醇沉淀析出,说明紫杉醇在制剂中不易受温度影响而析出。该制剂可以在-20℃至40℃之间循环加热和冷却,而不会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表明制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柏瑞素®的临床价值
在2024年美国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海和药物公布的紫杉醇口服溶液与紫杉醇注射液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中的3期临床研究结果,更是为紫杉醇口服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证据。研究显示,紫杉醇口服溶液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不劣于注射液,且在总生存期(OS)上呈现出优效趋势。同时,口服溶液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优势,尤其是在脱发、外周神经病变、乏力等方面。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紫杉醇在集采中的中标价格普遍较低,这主要得益于集采的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机制。集采不仅降低了药品价格,还促进了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销售额超过42亿元,同比增长6.83%。而同类产品紫杉醇注射液和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的院内市场规模则在下降,这可能意味着白蛋白紫杉醇在集采后成功占据了部分市场份额。
柏瑞素®的上市无疑为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紫杉醇产品,柏瑞素®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安全的治疗方式,也为抗癌药物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海和药物正在积极推进柏瑞素®在HER2阴性乳腺癌等其他适应症的临床研究,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然而,面对已有多家企业布局的市场和新兴剂型的挑战,柏瑞素®的商业化之路也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持续的创新研发,更需要精准的市场策略和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柏瑞素®在中国市场的正式供货,紫杉醇口服制剂将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