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航天:2024年嫦娥六号探月,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4: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航天:2024年嫦娥六号探月,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里程碑事件。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到天宫空间站的建设,再到嫦娥探月工程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突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将带您回顾中国航天的重要成就和里程碑事件。

航天员回顾

  1. 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明朝的万户。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2.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
  3. 第一个登上月球并行走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4.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5. 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完成太空行走,中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6. 中国第一名女航天员是乘坐神州九号升空的刘洋。2022年,她又作为神州十四航天员再度进入太空,并执行出舱活动任务。
  7. 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是王亚平,并主讲天宫课堂。目前,天宫课堂已经进行到第四堂。
  8. 2021年,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9.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驻守,并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
  10. 2024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将为登月做准备。

中国航天成就回顾

1.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这一天也被定为“中国航天日”

2. 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3. 天宫空间站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升空。天和核心舱是航天员日常生活的地方。问天和梦天是两个试验舱,研究工作在这里进行。

2022年,中国完成了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转入应用阶段。中国航天员将常态化值守,每批航天员任务期为6个月。

4.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2021年5月15日,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地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天问一号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祝融号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火星车)。祝融,源于中国古老神话中“火神”的名称。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是“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5. 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

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它的重要使命是研究太阳,深入了解它的磁场起源和演化、高能粒子的加速和传播等重要物理过程,让我国正式迈入探日时代。

6. 嫦娥探月工程

中国探月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索、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5日,作为嫦娥三号的巡视器,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进行月球表面勘测。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带回月球样品,中国探月工程“绕”“落”“ 回”三步走规划目标圆满收官。

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将降落在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

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的总体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目前各系统正按计划开展研制建设。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登月服等主要飞行产品均已完成方案研制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初样产品生产和各项试验。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是“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7.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如今已经拥有4代19种型号。其中长征五号B火箭,让我国拥有25吨近地轨道发射能力可以承担大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工程等任务,是我国全新的大型运载火箭平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