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精准扶贫:残疾人脱贫新路径
璧山区精准扶贫:残疾人脱贫新路径
璧山区是重庆市的郊区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残疾人扶贫任务尤为艰巨。近年来,璧山区以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不断创新扶贫方式,精准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社会保障:筑牢民生底线
璧山区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残疾人基本生活无忧。通过提高残疾人保险覆盖率,实现应保尽保,今年已有319人享受医保减免政策。同时,推动低收入人群分层分类救助工作,新增8人纳入低保范围。在补贴发放方面,璧山区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享尽享,今年已发放补贴18万余元。
康复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康复服务是残疾人扶贫的重要环节。璧山区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建立康复需求和服务信息台账,加强服务进度跟踪。目前,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5%以上。在辅助器具适配方面,已完成助听器、假肢、矫形器及轮椅、拐杖、护理床等各类基本辅具适配23人次共34件。此外,璧山区还着力提升残疾人健康服务水平,做深做细做实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覆盖率和履约率均达90%以上。
教育扶贫:点亮人生希望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璧山区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问题,对残疾人大学生实施入学救助和生活补助政策,减轻其经济负担。同时,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能力。通过教育扶贫,许多残疾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了自食其力。
产业扶持:增强发展动力
为了帮助残疾人实现稳定脱贫,璧山区积极探索产业扶持新模式。一方面,通过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改善其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和精神病药全覆盖等项目,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同时,璧山区还注重发挥残疾人自身潜力,通过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璧山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创新。璧山区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服务。此外,璧山区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璧山区的实践证明,精准扶贫需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只有真正了解残疾人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帮扶措施。璧山区的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