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救生员必备急救全攻略:从心肺复苏到溺水处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救生员必备急救全攻略:从心肺复苏到溺水处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0197220.html



急救基础知识

在紧急情况下,救生员需要遵循“快速、准确、有效”的急救原则,迅速判断伤者情况,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挽救生命和减轻伤残。

急救是救生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保障游泳者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急救培训,救生员能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为伤者提供及时的救助。

常见急症及处理方法

  • 溺水: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无呼吸心跳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注意保暖并尽快送往医院。
  • 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如有条件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击除颤。
  • 休克:将伤者平卧,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注意保暖并尽快送往医院。
  • 创伤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如有动脉出血,可用止血带进行止血;尽快送往医院。

现场安全评估与防护措施

在实施急救前,救生员需要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尖锐物品、有毒物质等。

在急救过程中,救生员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以避免自身受到感染或伤害。同时,注意保持伤者的隐私和尊严,尽可能减少对其造成的心理创伤。

心肺复苏技能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手段,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脑部等重要器官的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 评估现场安全: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2.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询问,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3. 呼叫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4.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使气道保持通畅。
  5. 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钟,使患者胸部隆起。
  6. 胸外按压:在患者胸骨下半段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7.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 正确的按压深度和频率:胸外按压时,要确保按压深度足够且频率适中,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按压。
  • 准确判断病情:在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时,要准确、迅速,不要浪费时间。
  • 确保现场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前,一定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对自身和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 保持气道通畅: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确保患者气道通畅,避免气道阻塞导致窒息。
  •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不要中断操作。

创伤救护技能

创伤类型识别与处理原则

  • 开放性创伤:皮肤或黏膜破损,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擦伤、刺伤、切割伤等。处理原则为清洁伤口、止血、包扎、预防感染。
  • 闭合性创伤:皮肤或黏膜完整,无伤口与外界相通,如挫伤、扭伤、挤压伤等。处理原则为局部冷敷、抬高伤肢、适当制动、消肿止痛。
  • 复合性创伤:同时有开放性和闭合性创伤,或多个部位受伤。处理原则为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再处理局部伤口。

止血、包扎、固定等操作方法

  • 包扎方法:根据伤口大小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和方法,如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等。注意松紧适度,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 止血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和出血量,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加压止血、止血带止血等。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 固定方法:对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等伤情,需要进行固定以减轻疼痛、避免进一步损伤。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固定器材和方法,如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等。

溺水事故应急处理

溺水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溺水原因分析:不熟悉水性、体力不支、身体疾病、酒后游泳、过于自信等。
  • 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学会游泳,掌握基本自救技能;避免酒后游泳,不在无人看护的水域游泳;注意个人身体状况,避免过于自信或冒险行为。

溺水者现场施救方法

  1. 观察与判断:迅速观察溺水者情况,判断其意识和呼吸状况。
  2. 心肺复苏:如溺水者无呼吸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 保暖措施:将溺水者移至温暖环境,脱去湿衣,用毛毯等包裹保暖。
  4. 拨打急救电话:在施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溺水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溺水者后续治疗建议

  • 医院治疗:根据溺水者情况,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 康复训练:针对溺水造成的身体损伤,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 心理干预:对经历溺水的人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其恐惧和焦虑情绪。
  • 安全教育:加强对溺水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中暑、低温症等紧急情况应对

中暑症状识别与应急处理

  • 症状识别:头晕、恶心、呕吐、高热、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
  • 应急处理: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擦拭身体,给予含盐清凉饮料,重者需及时送医。

低温症症状识别与应急处理

  • 症状识别: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心跳呼吸缓慢、意识障碍等。
  • 应急处理:迅速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脱去潮湿衣物,给予温热含糖饮料,重者需及时送医。

其他紧急情况应对措施

  • 淹溺:立即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肺复苏术,及时送医。
  • 触电: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进行心肺复苏术,及时送医。
  • 毒蛇咬伤:立即用布条或绷带在伤肢近侧5-10cm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用清水冲洗伤口,及时送医。
  • 食物中毒: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催吐导泻,保留食物样本以便就医时提供线索。

药物使用及过敏反应处理

常见药物使用指南

  • 镇痛药: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需遵循医嘱使用。
  • 抗过敏药: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需根据过敏反应情况使用。
  • 外用药:如创可贴、碘酒、红药水等,用于处理轻微创伤或擦伤。

过敏反应识别与处理

  1. 过敏反应识别: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过敏症状。
  2. 立即停药: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去除过敏原。
  3. 紧急处理:根据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给予抗过敏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4. 及时就医: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