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别再憋便啦!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7: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别再憋便啦!

“有了便意,千万不要忍!”这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广大市民发出的重要健康提醒。憋便,这个看似平常的习惯,却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

01

憋便的危害:不只是简单的“忍一忍”

便意是由于直肠神经受到粪便重力压迫产生的。但有些人因为直肠神经迟钝,即使粪便量积累了很多,仍然没有便意。迟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老年退行性和习惯耐受性。“老年退行性”指人年老体衰,反应会变得迟钝,所以大多数老年人有排泄的障碍。“习惯耐受性”指长期人为抵抗便意的结果,也就是俗话说的“憋屎”。由于长期憋屎,导致直肠对粪便的重力感应变得迟钝。有些可能直到粪便多得压迫了肠壁神经,感觉到肚子疼才想到排便。

粪便在大肠堆积时间久了,水分流失,氧气被消耗,导致大肠里的正常菌群紊乱、功能受损甚至死亡,膳食纤维也会减少。失去了菌群和膳食纤维建立的保护屏障,粪便会不成形,食物消化后产生的硫化氢、氨、吲哚、硝酸铵等可溶性毒素从粪便中析出,危害大肠健康。

02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

老年人:生理退化让便秘风险更高

随着年龄增大,个体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理改变,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等分泌消化酶逐渐减少,使得食物在胃肠的消化时间相应延长或难以消化;腹部和骨盆肌肉乏力,在排便时腹压降低;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反射降低,蠕动减慢。以上生理性改变均可造成大便在肠管停留时间过久,水分吸收过多,大便干结而产生便秘。

孕妇:分娩损伤增加失禁风险

如果直肠末端的肌肉环受损,可能会导致难以憋住大便。这些肌肉环叫做肛门括约肌。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这类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分娩过程中进行了会阴切开术或使用了产钳。

03

如何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1. 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早餐后,尝试排便,这会帮助你培养良好的生理节奏。
  2. 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持顺畅。
  3. 适度运动:定期锻炼能增强肠道功能,促进便便的顺畅排出。
  4. 放松心情:排便时保持愉悦的心情,心理的放松有助于顺利排便。
  5. 及时应对:一旦感到便意,尽量立即解决,避免长时间憋屎。
04

结语:别让“不好意思”影响健康

憋便不仅影响舒适度,还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特别是长期憋便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便秘的关键。所以,下次当你感到便意时,别再犹豫了,及时去厕所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