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让你不再emo的小技巧
情绪管理:让你不再emo的小技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管理已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从工作压力到人际关系,从学业负担到生活琐事,各种情绪困扰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那么,什么是情绪管理?为什么它如此重要?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并提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
什么是情绪管理?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情绪管理是认识自我情绪并控制、调解的重要技巧。它能帮助人们降低不理性的冲突,改善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维护身心健康与生活品质。情绪源自人类本能,会因遗传、个人经历、环境等因素产生不同反应,每个情绪背后都代表不同的需求。
例如,一般被视作负面情绪的愤怒、悲伤,其实只是提醒人体受到威胁,需要加以保护的自然反应。然而,如果不对这些情绪进行适当管理,它们就可能反过来控制我们,导致冲动行为,甚至伤害自己和他人。
具体可行的情绪管理技巧
1. 自我觉察并接纳情绪
主动觉察此时此刻的状态,不论开心、难过、愤怒、沮丧等感受都要试着接纳。不需要刻意排斥这些念头。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正是由于有情绪,生活才会如此丰富、精彩,因此不要把它当作敌人,而是一个帮助你生活的“好友”。
2. 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
察觉到情绪后,试着理解产生情绪的原因,并依照各自的原因主动解决需求、调适情绪。例如,察覺到自己處於焦慮的狀態,原因可能是工作做不完、家人生病等,接著將其分作“可控制”或“不可控制”,並依照各自的解決方法主動解決需求、調適情緒。
•可控制的原因:像是預定的工作做不完、書讀不完等「自己可以改變的事物」。可以主動規劃具體的目標並執行,例如,總目標是要在一星期內讀完 100 頁的書,此時就能分配星期一讀 20 頁、星期二讀 30 頁等。當焦慮的事情被逐漸解決,便能消除壓力來源,讓情緒穩定下來。
•不可控制的原因:像是家人生病、老闆不斷新增工作等「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由於這些事情沒辦法靠自己改變,此時更應該靜下心,問問自己想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麼。例如,希望有人幫忙分擔照顧家人的重擔、希望家人康復、希望老闆不要追加不合理的工作量等,再依照需求想想解決方法。
3. 与人建立健康的沟通,抒发情绪
当压力來源/情緒失控的原因沒辦法解決時,可以試著與信任的人建立良好、健康的溝通,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與需求。他人的傾聽、陪伴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尊重與關心,有時也能提供實質的支援或新的思維,幫助我們更好地脫離壓力環境。
但同時需要注意,抒發情緒、溝通的過程中也要傾聽對方的話語以及尊重他人的感受,打造對彼此來說都健康、良性的紓壓管道;也能尋找適合的心理諮商師,抒發自己的情緒、更快了解內心深處的需求。
4. 利用深呼吸释放压力
釋放壓力也可以透過改變肢體動作的方式來做到,其中,最實用且最原始的一個方法就是「呼吸」。首先找一個自己認為最舒適的環境,可以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是單純聆聽外面的鳥鳴、白噪音。閉起雙眼,開始重複深呼吸的動作。過程中,注意力可能會被身體不舒服的地方引走,此時便可以加強呼吸,將氣流引到該部位。將該處不舒服的情緒以肢體釋放出來,例如,跳躍、大叫、伸展等,直到該部位有被打開、舒暢的感覺。持續深呼吸、察覺自己不舒服的部位,以感恩、享受的心情打開體內能量的流動,讓身體更加自在。
5. 探索个人的情绪地图
試著盤點、回想某些事件或情境發生時,分別會引發什麼情緒、身體有什麼感覺、會產生什麼特定的想法等。當您持續主動了解情緒發生的原因,感知情緒的能力便會有所提升。
6. 调整注意力焦距
若找不到情緒的名稱或來原因,可以試著將注意力放在深處。例如,當下感覺很生氣,但如果深入探討,可能會發現生氣的根源其實是難過,而原因
7. 适当的身体运动
适当的身体运动可以有益于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可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快走、游泳、瑜伽等,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让身体呼吸更深,肌肉更放松。
8. 表达情绪
有时候我们的情绪会积聚得越来越多,难以自我调节。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法是及时表达自己的情绪,找人倾诉。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专家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有助于缓解情绪、减轻压力,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9. 学习冥想和放松技巧
冥想和放松技巧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调节方法。通过冥想和放松,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得到放松和平静,减轻压力和负面情绪。有很多app和网站提供冥想和放松练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10. 培养积极的生活习惯
更健康而积极的生活习惯对提高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非常有益。这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注意睡眠和休息,阳光普照等。
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理论,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elief),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信念(信念是指人们对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等)。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存在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结语
情绪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的过程,它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掌握这项重要的生活技能。记住,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管理和运用这些情绪。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运用上述技巧,逐步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告别消极情绪,迎接更美好的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