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曾超5万/平方公里,九龙城寨今成城市公园
人口密度曾超5万/平方公里,九龙城寨今成城市公园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九龙城寨被描绘成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武术世界,各路高手隐匿其中。然而,这个在影视作品中被反复呈现的"罪恶之城",在现实中的面貌却远比银幕上复杂。
从防御据点到"三不管"地带
九龙城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7年,当时清朝政府在此建立了一座防御据点。随着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签订,九龙半岛南部被租借给英国,但九龙城寨因未在租约之内而成为法律真空地带。这种特殊地位吸引了大量无家可归者和逃避政治动荡的难民涌入,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生态。
现实中的"人间炼狱"
在2.7公顷的土地上,500栋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55,000名居民挤在这里,人口密度极高,平均每人或每个家庭只有40平方英尺,月租仅为35港元。由于缺乏基础配套设施,例如自来水和垃圾收集系统,令九龙城寨的卫生状况十分恶劣,衍生了更多的健康问题和风险。走在走廊里,灯光摇曳,污水從天花板滴落,老鼠随处可见,有的竟然和猫一样大。
这里不仅是犯罪分子的避风港,也是无数底层民众的栖身之所。三合会帮派控制着地下经济,但同时也维持着一种奇特的"秩序"。一位在城寨工作12年的邮差回忆道:"这里的邮箱是钢制的,顶部充满电线。有一天,我在派送邮件时,我不知道有一根电线连接到邮箱。当我把信投进邮箱的时候,我就触电了! 另外,我在香港从未见过那么大的老鼠,但在城寨里,它们随处可见,有的竟然和猫一样大! "
影视作品中的"罪恶之城"
在电影《追龙》和《省港旗兵》中,九龙城寨常被描绘为建筑密集、环境复杂的空间,充满犯罪与混乱。然而,这种呈现也掩盖了城寨中普通人的生活。正如一位居民所说:"我们的生活虽然贫困,但非常快乐。"
拆除与重生
1987年,港英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达成清拆寨城的协议。1993年,九龙城寨开始拆除,原址建为公园。如今的九龙城寨公园占地31,000平方米,以清初江南园林风格设计,保留了部分历史遗迹。
九龙城寨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混乱与自治、犯罪与温情、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复杂叙事。它不仅是香港历史的一个独特注脚,也是理解城市化进程中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