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张建英教你中药调理减轻药物副作用
中医张建英教你中药调理减轻药物副作用
在现代医学中,药物治疗是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但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肝脏损伤、肾脏损害等。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主任医师张建英,凭借40余年的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药调理方案,有效减轻药物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张建英
张建英,主任医师,河北大学中医学院师承制导师,保定市名中医,保定市新世纪学术及科学技术带头人。自2009年起担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创立“外埋内疏”体系,在肿瘤、呼吸等疾病中西治疗领域有独到见解。她擅长治疗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疾病,对化疗副作用的中医药预防和纠治有丰富经验。
中药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药物副作用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和服用方法。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中药调理方法:
1. 服药时间
- 餐前服:补益药、利气药、泻下通便药及作用于四肢血脉的药物,宜空腹时服用,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肠内被吸收。
- 餐后服: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餐后服用可减轻脾胃损伤;消食化积、利导药,以及治疗上焦心肺部的药物,宜饭后服。
- 睡前服:镇静、养心安神的药物,需睡前30-60分钟服用;缓下剂、哮喘治疗药物等也宜睡前服用。
- 立即服:急性病应立即服用,不拘时间;治疗疟疾、月经不调等疾病,需在特定时间服用。
2. 服药剂量
- 一般原则:年轻体壮、初发病或急性病患者,剂量宜大;老年体弱或久病患者,用量宜少。
- 特殊情况:儿童用药量一般为50-100毫升;妇女经期、妊娠期剂量不宜过大;呕吐患者应小剂量服用;发汗、泻下药得效即止。
3. 饮食禁忌
- 寒症患者:温热服药后应忌生冷及寒凉饮食。
- 热症患者:冷服药后需忌辛辣、烟酒及热性食物。
- 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动物内脏及烟酒。
- 脾胃虚弱患者:应忌食油腻、冷饮、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 肝阳上亢患者:忌食辛辣、辛热助阳食物。
- 失眠患者:忌食辛辣、酒、咖啡、浓茶等兴奋神经的食物。
- 皮肤病、过敏患者:忌食鱼、虾、蟹等海鲜和韭菜等发菜。
化疗副作用与中医调理
在癌症治疗中,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其副作用不容忽视。张建英医生指出,化疗次数并非越多越好,过度化疗会损伤人体正气(免疫力),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中医认为,化疗应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则,即达到治疗效果后应及时停止,避免过度损伤正气。
中医辅助治疗在化疗中的优势明显。通过调理气血、恢复脏腑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化疗的副作用。例如,对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以使用生姜、竹茹等中药调理;对于白细胞减少,可以使用黄芪、党参等补气药物;对于肝肾功能损伤,可以使用丹参、枸杞子等养肝肾的药物。
临床案例
张建英医生曾接诊一位肺癌患者,该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和白细胞减少。通过辨证施治,张建英医生为其开具了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药物组成的中药方剂,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和生活调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总结
中药调理在减轻药物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个性化调理,可以有效缓解药物引起的不适,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自行用药。同时,中药调理并非万能,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