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年味十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7: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年味十足!

腊月二十七,是中国农历十二月二十七的俗称,也是春节前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01

历史渊源与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的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家庭团聚和幸福生活的重视,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腊月二十七的习俗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杀公鸡,民谚称“腊月二十七,杀公鸡”。为什么要在二十七杀鸡?这其实还是取的谐音,“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民俗专家称,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讲究的。杀好的鸡,不在当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时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点。因为,鸡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节日期间,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这样才算圆满。

汉族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02

现代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腊月二十七赶大集的习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大集”为例,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运河大集”以“运河上的通州,集市里的烟火”为主题,打造了“1+8+365”大集体系——

“1”为大运河新春游园会,计划于2024农历小年,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漕运码头)正式开集。

“8”为7个乡镇的8个大集点位,分别为永乐店大集、漷县大集、西集大集、张家湾大集、马桥大集、于家务大集、台湖大集、台湖演亦市集·公园里大集,覆盖通州全域,串联一年365天,形成“节庆闹大集,天天有大集”的地区浓厚烟火气,聚人气、添活力,打造文旅商体农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运河大集LOGO的设计方案以“运河文化”为核心,以“色彩和构图”表达地域特色与人文情怀,为“运河大集”赋予鲜明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03

赶大集的现实意义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感,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洗去晦气,人们希望能够迎来好运和幸福。这种习俗,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腊月二十七的习俗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感,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洗去晦气,人们希望能够迎来好运和幸福。这种习俗,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腊月二十七的习俗依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感,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通过这种传统习俗来放松身心、洗涤心灵,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好运和幸福。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腊月二十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在这天赶集上店,集中采购年节物品。乡村的集市上热闹非凡,各种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人们穿梭在人群中,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商品,为新年做着最后的准备。这种热闹非凡的场景不仅是购物的体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