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东西”背后的温情与无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6: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东西”背后的温情与无奈

“老东西”这个词,在古文中指代物品,但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常常用来自嘲,表达一种无奈和沧桑。这个词背后,藏着怎样的情感密码?

01

“老东西”的词源与演变

“东西”一词的起源,有一种说法颇为有趣。古人日常使用的物件大多木制,且要花钱来买,木属东,金属西,因此,物件就被称为了“东西”。但当这个词用在人身上时,就带有了轻蔑羞辱的意味。你不能问一个人“是什么东西”,也不能说一个人“不是东西”,这些话都会引发冲突。

然而,当这个词回到自己身上时,却可以成为一种自嘲。这种自嘲,不是简单的贬低,而是蕴含着深深的无奈和沧桑。

02

自嘲背后的心理密码

为什么老年人会用“老东西”来自嘲?这种自嘲背后,藏着怎样的心理密码?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嘲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人们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往往会通过自嘲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对于老年人来说,面对身体的衰老和生命的流逝,自嘲成为了一种应对方式。

但这种自嘲,绝不是简单的自我否定。它包含了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种复杂的情感,是“老东西”这个词最动人的地方。

03

“老东西”背后的故事

家父刚过70岁时,我带他去敦煌旅行。当时我不过三十出头,并不真的理解人体机能会随着年龄增长急转直下。在兰州,我买了卧铺火车票,本意是想和老父亲一路西行,饱看西北苍茫美景。

一日一夜的火车到站后,我只觉得自己是个被抽干了水分的仙人掌。再看老父亲,累得眉眼都耷拉着,显是筋疲力尽。出站就近找了个酒店,在大而松软的床上又饱睡了一觉。等我醒来,睁眼一看,暮色将近。窗前,父亲坐着,捧着伴随他多年的保温杯,悠悠地喝着茶。我问他睡了多久?他说老东西了,睡不久,哪像你,沾枕头就打呼噜,打雷都不醒。

那是我第一次听他自称老东西,语气里带点调侃,更多的是无奈和沧桑。

两年后,我和他还去过一次台湾。在台北西门町逛了会,我便要带他去一家有名的鸭血豆腐火锅店吃午饭。步行到店,路程不到两公里。台北路窄,小巷也多,跟着导航,一路穿街过巷,正好可以看看台北风情。

小时候,父亲最爱带着我在上海街头步行,接近于现在的Citywalk,一走就是三公里以上。他走得快,我得迈开小短腿,在他后面紧紧跟着,背着个小书包,真像急行军。

我早已习惯和他一起“暴走”了,但没想到,这次路程不过一半,老父亲就要坐下来歇,还着急找洗手间。上了厕所歇了会儿,再走。他慢,我老在他前头等着,好不容易到了店,正碰上人最多的时候,只好坐在门口等位。趁着这时候,老父亲又去了次厕所,回来颤巍巍坐下,摇摇头说,老东西,真走不动了。

老人糖尿病尿频,所以老要上厕所。后来,我咨询了医生,才懂。

那是我第二次听他自称老东西,语气里没有了调侃,全是无奈。

04

正视衰老,珍视当下

“老东西”这个词,不仅仅是老年人的自嘲,更是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它让我们明白,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断收获的过程。我们失去了青春,却收获了智慧;失去了体力,却收获了阅历。

作家陈丹青说,死亡是一条老狗,又残忍又无意义。但我想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远年轻,而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当老年人自称“老东西”时,让我们不要只是微笑,而是要真正理解他们内心的无奈和沧桑。让我们陪伴他们,一起面对生命的挑战,一起珍视当下的每一刻。

因为,我们每个人,终将成为“老东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