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复仇带来短暂快感,反增长期痛苦
研究:复仇带来短暂快感,反增长期痛苦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委屈和伤害,复仇心理往往会随之而来。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复仇真的能带来快乐吗?本文将通过多个心理学实验和专家观点,揭示复仇心理的真相,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人们走出复仇的漩涡。
生活中多少会遇到各种委屈,同事偷了你的点子、朋友借钱不还、手足间互争遗产、爱人移情别恋……当我们被伤害了,想要让对方也痛苦这种复仇心理,究竟是「伸张正义」,还是「玉石俱焚」?心理学家佛洛伊德说过,攻击能让人愉悦,而研究结果显示,我们会想复仇,是因为预期复仇后会感觉愉悦和快感,但复仇反可能让你不断隔段时间思索过去所经历的痛苦,所以长期来说不会让人不开心。让与你一起来探讨复仇对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放下仇恨,避免身陷复仇的漩涡之中。
复仇后其实不会开心
美国维吉尼亚联邦大学(VirginiaCommonwealthUniversity)心理系助理教授大卫.切斯特(DavidChester)表示,选择复仇,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会让心情好过一些。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邀请167名受测者打电动,并暗中安排几个玩家刻意冷落部分受测者。研究人员事后告知被冷落的受测者,可以选择调高其他玩家的耳机音量来「教训他们」,但在他们做出选择前,提供部分被冷落的受测者实际上是安慰剂的「认知增强剂」,宣称此药带有60分钟的稳定情绪效果。结果显示,大多数被冷落的受测者会调高其他玩家耳机的音量;而服用安慰剂的受测者则比较不会这么做,间接显示只要心情平静了,我们就比较不会寻求报复。由上述可知,击退坏心情是人类挟怨报复的原因之一,另有研究也指出,复仇可能会提升正面的情绪,但效果持续不久。切斯特解释道,复仇让受测者当下很开心,不过隔了5分钟、10分钟、45分钟之后再追蹤观测,发现受测者的情绪比复仇前还要低落。
复仇让我们愈想愈气
美国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的心理学教授提莫西.威尔森(TimothyWilson)的研究显示,已复仇的受测者原本预期自己复完仇会心情大好,殊不知他们比未复仇的受测者心情还要糟,并且更难走出负面情绪。美国柯盖德大学(Colgate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凯文.卡尔史密斯(KevinCarlsmith)的研究显示,复仇会加剧我们的愤怒。因为隔段时间思索(Ruminate)如何报仇、回想对方的恶行恶状等等,反会扰乱我们情绪上的健康。反观没有选择以牙还牙的受测者,能够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淡化一切,告诉自己不复仇也没联络,所以他们也比较容易放下过去,走出负面情绪。
避免陷入复仇漩涡的4个建议
诚实面对自己的感觉是第一步,有意识地接纳复仇的想法。复仇是因联络中的信任被破坏,所以萌生伤害对方的想法,但切记复仇的快感是一时的,无法使人快乐,更不会恢复彼此信任。千万别在气头上做出任何复仇的决定,等到情绪平静了再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想想有多少一气之下失手伤人而闹上法院的案例。复仇的心情有助于反思我们是要花心力计划如何报复,还是要把复仇的能量当作催化剂,就如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GeorgeHerbert)所说:「活得好就是最棒的复仇」。临床与法律心理学家(Clinicalandforensicpsychologist)蒂芬妮.陶尔斯(TiffanyTowers)表示,受委屈或被伤害的人可能会觉得做什么都使不上力,误以为复仇才能拿回生命的掌控权,这样狭隘的人生观完全符合的印度圣哲甘地的见解:「以眼还眼只会让天下盲目」。放下仇恨的确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因此能够以新的视野看待万事万物,明白复仇并不会让我们得到快乐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