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里的梦,文学典故,经典之梦
古代文学作品里的梦,文学典故,经典之梦
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梦”的描写,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寓意。从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从庄子的蝴蝶梦到沈既济的黄粱梦,这些梦幻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也成为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典故。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的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开始,诗人就进入了梦境。
诗歌写梦游仙府名山,通过变化莫测、虚无缥缈的描述,表达了李白在政治失意的情况下,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反抗精神。
摘录两句与大家一起欣赏: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曹雪芹的《红楼梦》
曹雪芹的《红楼梦》以甄士隐的一场白日梦作为开场,通过一僧一道,埋下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故事的伏笔,并展现通灵宝玉,给整部小说搭建了大纲。
《红楼梦》大大小小写了不少的梦。在太虚幻境,就让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房间与警幻仙姑的妹妹兼美做了一个美梦,借此介绍金陵十二钗图册,为贾府的悲剧埋下伏笔。
古代文学中的梦幻故事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流传着很多梦幻的故事,每一种的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下面列举几个最为流行的例子。
庄子的蝴蝶梦
这个故事叫作庄周梦蝶,它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在梦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在原野上愉快地飞翔,忘记了自己是人,也不知道自己就是庄子。
但是等到庄子醒来之后,才发觉这只是一个梦。庄子很疑惑,究竟是庄子在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庄子呢?
这个梦很出名,很有哲理,为后来的哲学家和文学家等所引用。他们认为,只有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打破生死和物我的界限,不被尘俗所累,才会过得自由快乐。
李商隐曾经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淳于棼的南柯梦
此事见于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淳于棼做梦自己在大槐安国当了南柯郡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来一切都化为乌有,才发现只是一个梦。
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底下的蚁穴,南柯郡就是大槐树南边的树枝。这个“南柯一梦”,后来被人们广泛引用,泛指不合实际的幻想,一场欢喜一场空。
宋代陈璠有诗说:
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沈既济的黄粱梦
这个故事出自唐朝沈既济的《枕中记》,仙人吕洞宾在邯郸客栈与一个追求富贵的青年卢生相遇,见他有睡意便给一个瓷枕让他入睡。
卢生在睡梦中好运连连。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富家女子,接着又考取进士,后来又做了大官,出将入相。而且儿孙满堂,五子都是进士登第。
最后八十岁梦到死时,他被惊醒,这时邯郸客栈的黄粱米饭还没有煮熟。这个梦幻后来也被人们广泛引用,比喻虚幻不实的事情和欲望贪念的破灭。
苏东坡有诗评说:
人事千头及万头,得时何喜失时忧
只知紫绶三公贵,不觉黄粱一梦游
杜牧的扬州梦
我们阅读唐朝诗人杜牧的诗歌《遣怀》,其中就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对于杜牧的故事这里就不细讲了。
其实这个“扬州梦”并不是杜牧诗歌里所特有,也不只是讲杜牧的故事,在很多文人墨客的诗文里都有所反映。
另外,以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如浙江剡溪的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结为伉俪的故事,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都有记载,这也堪称人生一梦。
还有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武陵渔人误入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究竟在哪里,这是不是陶渊明做的一个美梦呢?
如果仔细体会古代文学作品,关于梦的内容还有很多,元代的戏剧有整本整本的,有兴趣我们可以去看看。这些梦都成了典故,被人们不断地引用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