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西桂平:打造东融枢纽,破解50万人口外流困局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1: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西桂平:打造东融枢纽,破解50万人口外流困局

广西桂平,年过完了,桂平从喜庆祥和喧嚣热闹的气氛一下转变为带有淡淡离愁的氛围里,让人心里不是滋味。因为桂平这几天人们最大的事情就是“落广东”了。都说双亲在不远游,而如今人们为了生活,出门谋生的很多,其中广东是最大的去处。

这也使得广西往广东方向的高速路如同一般公路,一个字:堵!威记有朋友落广东的东莞,说从桂平出发,六个小时过去,还在广西境内,梧州都没出。这就扎心了。

从这个情况也能看出来,别看桂平人口都超过两百万了,可是实际上常住人口才有一百五十万左右。换句话来说,有五十万人左右是流动去了广东的。一句话,桂平是一座典型的人口流出型城市,

如果这五十万人留在桂平发展,那么桂平将会变成什么样?

同样的,这也说明了桂平的发展现状装不下这五十万人。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人们只有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拧螺丝了。

如果家乡有足够多的机会,谁愿意外出?

有的人拼搏出来了,把他乡变为故乡,每年回桂平只是为了看看年迈的双亲,未来一旦双亲不在了,那么桂平也就成为了他们的他乡。

有的人只是把他乡作为挣钱之地,就如同浮萍一样四处漂泊,每年就只能是作为候鸟式回到桂平,直到到了老了才能落叶归根回到桂平。别看有车有房了,可是长长几十年的颠沛流离的辛酸有谁知道?

说来桂平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在2023年的广西各县市GDP排名中,以388。99亿元位列第二。这些都可以说明桂平的发展还是可以的。可是要知道,这是桂平的现状。

其实桂平的很多优势都还没有发挥出来,比如说三江六岸,如今充其量最多是两江三岸的优势发挥出来了一部分。还有就是桂平各乡镇各有特色,现在也是没有有效整合起来,没有把优势最大化体现。

现在桂平还有很多牌可以打,比如说大藤峡水电枢纽的正式运营,柳梧铁路的修建过境桂平,这些都是可以作为桂平发展的的新引擎的。

这些优势如果可以发挥出来,桂平的前途无可限量!

只是这一切现在只能是纸上谈兵,需要桂平做出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尤其在如今“东融”之路的铺展开来的情况下,桂平有地理优势,有人口支撑,怎么抓住这一波机遇?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桂平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桂平作为广西东南部的重要城市,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桥梁。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桂平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打造成为区域内外互联互通的枢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桂平最先应该做的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随着“东融”之路的不断推进,桂平市面临着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这几十年来桂平的发展似乎止步不前的样子,需要深思。比如说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通三江六岸的快速通道,实现区域内的无缝对接。

还有就是要加强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作为农业强市,根基不能丢,同时布局工业经济的产业集群地。

发挥人口优势,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也是桂平的要务。桂平拥有近200万人口,是广西人口较多的县市之一。在“东融”之路中,人力资源是桂平市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需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桂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东融”之路中,产业发展是桂平市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桂平市的经济发展活力。

有这些,还需要每年春节收假落广东拧螺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