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临江市花山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的典范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的典范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的典范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派出所以“派出所主防”职责定位为核心,通过拉网式摸排、多元化调解、及时跟进和法治宣传等措施,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增强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特别是在今年11月,通过多次调解解决了村民张大哥与邻居滕某之间的纠纷,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这种精细化、人性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拉网式摸排: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花山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民辅警、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基层工作优势,依托警务室深入社区、村屯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收集各类苗头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通过走访交流、建立微信群等形式,全方位搜集敏感矛盾纠纷线索,重点围绕家庭、邻里和债务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矛盾纠纷进行大摸底、大排查,及时掌握各类动态信息,确保早介入、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早化解,避免将“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
多元化调解: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每排查一起矛盾纠纷就要化解,才能做到把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花山派出所运用“1+N速调工作法”联合司法所、妇联、村委会等相关部门,充分调动多元化解中心职能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发挥专业联动联调作用,针对矛盾纠纷的不同特点,找准症结、因案施策、对症下药,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避免矛盾激化,多措并举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严防“小事拖大”,筑牢基层治理“第一道防线”。
及时跟进:防止矛盾纠纷复燃
各责任区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回访”制度,责任区民警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通过电话了解、上门走访等多种方式开展回访,了解当事人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正面引导,进一步巩固调解成果,掌握工作主动性,防止矛盾纠纷复燃。
同时,结合“两个融合”工作,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联合网格员对有可能再次发生矛盾纠纷的案件持续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到位,消除风险隐患。
法治宣传:提升群众依法维权意识
责任区民辅警着力从提升群众法治观念、依法维权意识入手,充分利用线上发送法治信息,线下发放宣传单页、开展法治讲座以及责任区民警进社区等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采取合法途径,实现合理诉求,维护合法权益,努力从源头遏制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典型案例:村民张大哥与邻居滕某的纠纷化解
“警察同志,为了这点事,你说你们都来多少趟了!算了,算了,只要邻居跟我道个歉,这个事就了啦!”今年11月,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花山村张大哥与邻居滕某产生纠纷,当花山派出所民警第5次来到张大哥家后,张大哥对于邻居滕某施工作业导致自己孩子睡觉受到干扰一事放下介怀,同意调解。近日,花山村民张大哥将印有“热情为人民服务,真诚为群众解忧”的锦旗送至花山派出所,感谢民警帮其化解矛盾。
经验总结:花山模式的可借鉴性
花山派出所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模式,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的工作理念。通过拉网式摸排确保问题早发现,通过多元化调解实现专业联动,通过及时跟进防止问题复发,通过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体系。
这种模式不仅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当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多样的背景下,花山派出所的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