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史: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曲折中前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史: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曲折中前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曲折前行的历史。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起步,虽有短暂的繁荣,但始终未能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本文将带你回顾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之洞和张謇,一个是洋务派,一个是民族资本家,虽然隶属于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期间虽有发展,甚至一度出现“
短暂的春天
”,但是始终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
刺激与自发下,艰难起步
自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在东南各省兴起。
然而,与强大的封建自然经济相比,这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始终都是江海一粟。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外国工商业产品的入侵,中国市场逐渐打开,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甲午战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赔款,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才得以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的“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
据统计,1914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为50余万枚,1920年增至128万余枚,增长了一倍多。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曲折发展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采取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如废除厘金制度、实行关税自主等,民族资本主义又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内战的影响,加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步履维艰。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
与外国资本有依赖关系
与封建势力有联系
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充满曲折和挑战的历史。
虽然最终没有实现工业强国的梦想,但它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