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附院跃居全国53强:百年老院的创新之路
青医附院跃居全国53强:百年老院的创新之路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简称“青医附院”)位列全国第53名,较上一年度排名有所提升,在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
历史积淀与快速发展
青医附院始建于1898年,历经百年沧桑。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市南、崂山、西海岸、市北和平度五个院区,开放床位达5955张。2022年,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722万人次,出院患者近28.3万人次,手术量约15.6万例,其中四级手术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重点专科实力雄厚
医院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学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并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复旦版《2024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青医附院的小儿科、内分泌与代谢科、脊柱外科均位列全国第57名,其中儿科和内分泌与代谢科在华东地区排名第5,脊柱外科在华东地区排名第3。
以儿科为例,青医附院崂山院区综合儿科于2007年成立,现已发展成为青岛市崂山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承担着全区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任务。科室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2019年门诊人次达到11万余人次,出院人次达到2000人次。
耳鼻咽喉科则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始建于1900年,是全国最早独立设科的耳鼻咽喉科之一。科室在鼻腔、鼻窦疾病,鼻眼相关疾病,鼻功能重建与鼻整形,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等方面具有较高诊疗水平,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
人才强院战略
医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849名,其中博士1050名,硕士1987名,留学归国人员200余名。此外,还拥有多位双聘院士、泰山学者特聘专家以及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常委等高层次人才。
青医附院重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2024年5月,医院启动医工结合系列讲座,邀请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李东教授、孟乔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史佩伦博士,就医学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高原群体进行专题演讲,展示了医院在医学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前沿探索。
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作为山东省首批互联网医院之一,青医附院积极推进智能化医疗建设。医院在器官移植领域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已完成多例高难度心脏、肝脏、肾脏和肺部移植手术。
同时,医院注重区域医疗协作,牵头成立11个胶东半岛专科联盟,与平度的18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进一步放大了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城市公立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青岛北部及胶东半岛地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未来展望
青医附院正朝着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目标迈进。医院将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平台,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随着医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青医附院有望在未来的医院排行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