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章丘洛庄发现超大规模汉墓,陪葬规模空前,墓主或为吕雉之侄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9: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章丘洛庄发现超大规模汉墓,陪葬规模空前,墓主或为吕雉之侄

1999年6月,山东章丘洛庄村村民在修路时意外发现了一批汉代青铜器,由此揭开了洛庄汉墓的神秘面纱。经过一年多的发掘,考古队清理出了多个陪葬坑,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金器、车马器、乐器等,展现了墓主人的尊贵身份。虽然主墓室尚未发掘,但根据出土的封泥文字,考古队推测墓主人极有可能是第一任吕国国王吕台。

1999年6月26日,山东章丘洛庄村的居民于村边掘土,意在修筑道路。突然间,土层深处传来金属相击的清脆声响。出于好奇,村民们继续挖掘,直至泥土被层层揭开,竟意外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这一发现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其中几位识货的村民意识到这些可能是珍贵的文物,迅速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取得了联系。不久,文物工作者抵达现场,对这些青铜器进行了详尽的清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批青铜器中还包含数件青铜鼎,它们三足鼎立,鼎口两侧附有护耳,器型完整,鼎身圆润饱满。

能以鼎作为陪葬,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显然非同一般。依据这些青铜器的特征,考古人员判断它们属于汉代,进而推测洛庄村发现的遗址很可能是一座汉代大墓。

不久后,考古队正式成立,并着手进行墓葬区域的发掘工作。初步勘探显示,村民取土之处已遭严重破坏,遍布着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坑穴。

坑穴北侧还有一处显著的封土堆,封土上布满了盗墓贼留下的痕迹,而下方因取土而暴露的坑穴,实为墓葬的陪葬坑,此情此景令考古队员深感痛心。

考古队员立即对受损严重的一号坑和二号坑进行了清理,但遗憾的是,这两个坑已所剩无几。他们仅从中清理出少量铁质铠甲碎片和箭头等物件。根据出土文物判断,这两个坑很可能是兵器坑。

在清理三号坑时,考古队发现了炭化颗粒物,经检测为粟类粮食;四号坑则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包括鸡、鸟、鱼等。如此丰富的食物陪葬,表明墓主人生前生活富足。

通常,能在泥土中保存数百乃至数千年的物品,多为金属或陶瓷等不易腐朽的材质。然而,在清理四号坑时,考古队竟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历史遗物——一枚两千多年前的鸡蛋。

尽管表面沾满了泥土,但蛋壳完好无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保存状态。多种食物的出土,让考古队认为三号、四号陪葬坑应是墓主人的粮食仓储坑。

经过细致勘察,他们发现整座大墓由墓葬区与陪葬坑区两大部分构成。仅从现有的封土遗迹来看,墓葬区呈现出“中”字形布局,其长度约为150米,东西两端各设有一条墓道,而已经探明的陪葬坑则位于墓室的正南方向。

原本,考古队计划在清理完已暴露的陪葬坑后暂时撤离现场,留待日后再做深入发掘。然而,在墓葬区东部的进一步勘探中,新的发现打破了原有的计划。

考古队员在这片区域意外挖掘出了一件金器。此金器由纯金精心打造,但其造型却颇为奇特,头顶部呈变形的鹿角状,嘴部形似鹰喙,耳朵则像是马耳或鹿耳的融合,既非禽类之形,亦非走兽之态。

原来,它有一个颇为独特的名称——“节约”。节约是一种车马器,字面理解即为节制与约束。在古代,人们为马匹配备了各种器具,这些器具均需通过绳索相连以加强控制。为避免绳索相互缠绕打结,人们便在绳索交叉处安装节约。节约上通常设有一个或两个空心小管,绳索从中穿过,从而实现对马匹的有效约束。

随后的清理工作中,考古队在同一位置又发现了数件节约,尽管造型上略有差异,但均展现了精湛的工艺。

金器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考古队的士气,紧接着,他们又有了新的重要发现——当卢。当卢的造型宛如一片精致的叶片,正面镂空,全身鎏金,其上浮雕着一匹卷曲呈反S型的骏马,雕工细致入微。

节约与当卢都是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自战国晚期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以来,草原文化逐渐传入中原,器物的造型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器物上刻画鸟类或兽类图案,正是这一风格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

随后,考古队在陪葬坑中又发掘出了一系列精美的车马器,这些器物的奢华程度反映出墓主对马匹的深厚情感与独特偏好。陪葬坑内,六匹马的骨骼保存得相当完好,它们被分为三组,两两相对陈列。

而位于陪葬坑最东端的一匹马被单独安置在一个规整的长方形深坑中,其体型明显大于其他六匹马。同为陪葬之物,其他马匹仿佛共处一堂,而此马却独享“豪华单间”。考古队推测,这匹马或许曾是墓主生前的专属坐骑。

除了这七匹马之外,考古队还在陪葬坑的西侧发现了十具大型猛犬的骨骼,这些犬只均佩戴着镶嵌海贝与铜环的项圈,显然也是墓主生前所爱。

九号陪葬坑的清理工作很快告捷,共出土了300余件车马器,材质多为纯金或鎏金,每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宝。

随着冬季的降临,考古工作暂时告一段落。然而,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时刻,几个盗墓贼却趁夜色潜入洛庄汉墓,企图以炸药盗掘。幸而夯土坚固,盗墓贼未能得逞,但此事却引起了考古队的警觉。

新春伊始,考古队便迫不及待地展开了新一轮的抢救性发掘。鉴于先前发现的陪葬坑均位于大墓南侧,考古队推测北侧可能也存在对应的陪葬坑。于是,第二年初,考古队员向北进行了深入勘探,果然在墓室北侧发现了多座陪葬坑。

2000年5月21日,考古队着手清理14号陪葬坑。经过数日发掘,该陪葬坑的布局逐渐清晰。14号坑呈南北走向,长达23米。在发掘初期,并未发现重要文物,一度被认为可能是木器坑。然而,随着一件小铜环的出现,情况出现了变化。

随后,又有几件铜器陆续被发掘,这些铜器的形态却令考古队感到陌生。它们小巧精致,顶端为圆形,底部为方形,上大下小,顶部设有一椭圆形凹槽。经查阅资料,考古队得知这些铜器实为古代调整乐器音准的琴诊。显然,14号坑可能是墓主人的乐器陪葬坑。

随后,考古队员在此地发掘出了淳于、钲、铎等军乐器,它们均属于古代战场上的重要乐器。在这些青铜乐器的周围,考古队员还清理除了几面鼓的遗迹,其中不乏建鼓的残片,但遗憾的是,由于材质问题,这些鼓已严重腐朽。

至此,考古队已基本断定14号坑为乐器陪葬坑,并热切期盼着另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乐器——编钟的出现。

果然在7月12日,考古队员如愿以偿地发掘出了编钟。据统计,该陪葬坑中共埋藏有编钟19件、编磬107件,且大部分保存状况良好。

14号陪葬坑中共出土乐器149件,种类繁多,足以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宫廷乐队。

与此同时,11号车马坑的发掘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考古队员清理出了四具并列的马骨,马首位置清晰可辨,同时还发现了各类车马器,尽管中间的木质车辕与车体已腐朽无存,仅留下些许痕迹。这辆马车被命名为一号车。

除此之外,考古队还发掘出了二号车与三号车,每辆车均配备有四匹马,气势恢宏。考古队员在马匹之间发现了一件特别的物品——胁驱。在古代,四匹马并排拉车时易发生碰撞,于是古人便在马匹之间设置胁驱,以避免碰撞。

自1999年6月至2000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发掘,考古队员大致清理出了所有陪葬坑。这些陪葬坑不仅功能各异,还包含了许多高等级的祭祀仪式现象。这一切无不彰显着墓主人拥有尊贵的身份与地位。然而,发掘主墓室的申请却未获批准,似乎墓主人的身份将成为永恒的谜团。

但在陪葬坑的清理过程中,考古队员从中提取出了许多封泥上的文字,内容包括“吕大官印”、“吕内史印”、“吕大官丞”等三种。

西汉前期,郡国的官职名称多仿照中央汉室设置,但为了区分,一般郡国的官署会在官职名称前加上郡国的名称。这些“吕”字代表的就是吕国。

《汉书》记载,汉惠帝驾崩后,太后吕雉执掌政权,将侄子吕台封为第一任吕国国王,并将齐国的济南郡划归吕国。吕国先后有四位诸侯王,即吕台、吕嘉、吕产、刘太。但只有前吕台和吕嘉将都城设在济南。因此,洛庄汉墓的墓主人只可能是这二人之一。而吕国的第二位诸侯王吕嘉在汉室的灭吕行动中被诛杀,不可能修建如此宏大的陵墓。

据此,考古队推测洛庄汉墓的墓主人极有可能是第一任吕国国王吕台。但在打开主墓室之前,这一推测尚不能得到最终的确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