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书生身边都有一个书童 他们做是什么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书生身边都有一个书童 他们做是什么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qulishi.com/article/202206/626218.html

古代书生身边都有一个书童,他们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书生进京赶考时总需要一位小书童作伴?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古代书生

笼统来说,书生就是古代的读书人,也可以代指秀才。“书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临《冥报记》卷上:“大起房廊为写经之室,庄严清浄,供给丰厚,书生常数十人。”这句话中的书生指的是负责抄写经卷的读书人。当然,“书生”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指的是只重书本不重实践,脱离现实社会的知识分子。

纵观古代书生,大多都自命不凡,因为当时读书人比较少,所以懂得书本知识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所以胸有点墨的书生们往往都自视甚高,但却是眼高手低之人。其实,书生就是古代读书人的一个群体,这些人的主要生活情趣就是读书,吟诗、作对、赋文等等。除了自己苦读书之外,还会搞一些所谓的“读书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研读诗书,然后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一旦考上进士并可以做官了。

书生群体平时依靠雕章琢句、附庸风雅过活,他们认为这样才能彰显出自己的身份。当然,书生群体的涵盖范围也比较广,无论是考取功名的读书人,还是尚未参加科举的读书人,都可以统称为书生,这些人往往都才华横溢,但却缺少实际动手能力。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目的就是“学而优则仕”,并且还拥有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但却只知书而不知现实。所以民间才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虽然这句话含有贬义思想,但也道出了书生群体的一个弊病,高谈阔论者繁多,学以致用者甚少。

二、读书的终极理想

“学而优则仕”是孔夫子的观点,但本意却不是让读书人都去做官。可以理解为一个读书人,不能只拥有满腹经纶,而不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做贡献。那么怎么做贡献呢?很简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然后混个一官半职才能为国为民办事。

但科举考试却十分难考,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参加科考的路上,比如,大家熟悉的《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五十几岁才进士及第,最后还因此得上了失心疯;还有唐代时期的孟郊,也是落榜几次之后才最终中举,所以才有了经典的《登科后》。可以说读书人的终极理想,就是金榜题名、进士及第。根据封建社会的教育体系,往往都以“八股取士”,全国的考生都可以参加。然后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提名进士,乡试第一名是解元,会试第一名是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这便是古代书生的终极理想。

三、书童的作用

“书童”简而言之就是封建社会中,侍候主人及其子弟读书的“童工”。一般情况下书童的年龄都不大,或者说至少要比主人小,而且很多书童都是伴随着主人一起长大的。皇室将书童称为伴读,而大户人家则直接将其称为书童。简单说书童的主要作用就是服务于书生,这也是书童存在的第一价值。这种服务可以分为几大类,陪伴读书、研墨铺纸、捏肩捶背、侍候生活、兼顾跑腿等等,可以说书童就是一个万能工种,只要主人需要他们什么都能做,尽管未必都能做好。

书生在赶考时之所以代书童,除了伴读和侍奉自己之外,书童还兼具管理的作用。比如说书童要为书生安排出行计划,并且大为管理日用品,甚至还要兼顾主人的人身安全和人际交往,可见所谓的书童就是“万能人”,故此才会挑选精灵、聪明的书童。另外,书童的地位虽然无法超越书生,但却兼顾着监管书生的职责。比如说要及时劝阻书生偷懒不读书的行为,或者阻止书生的不理智行为等等。

四、书生带书童的原因

书童虽然是书生家里的仆人,但也需要付一些工钱,所以只有官宦子弟和大户人家才有能力雇佣书童。古代书童还有一最关键的作用,那就是负责帮主人“背书”,简而言之就是替主人背着或挑着书本。

由于在纸质书籍尚未普及之前,所以的书籍都是“竹简”,大家想象一下就会觉着很沉重。但书童的工作项目中,背书绝对是一个力气活。当然,书童还应该具有随机应变,处理突然时间的能力和作用。

结 语

古代书生身边的书童作用特别大,可以说一旦缺少了书童,要想专心读书十分困难。尤其是赴京赶考时身边没有这么一个人,恐怕只会读书的书生根本搞不定,所以古代书生才会雇佣一个书童,因为他们就是“万能钥匙”,哪里需要哪里到,并且工作效率也非常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