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高发季,科学补水很重要
诺如病毒高发季,科学补水很重要
随着2025年1月的到来,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季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诺如病毒肠炎疫情在冬季尤为活跃,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重点防控场所。虽然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因此,科学补水是治疗的关键环节。
脱水的危害不容忽视
诺如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是恶心、呕吐、水样腹泻和腹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和头痛。其中,呕吐症状往往比其他病毒性胃肠炎更为显著。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很容易出现脱水。
脱水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基本生理功能,还可能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对于婴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来说,持续的腹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在严重情况下,脱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科学补水是关键
口服补液盐的正确使用
目前,口服补液盐(ORS)是治疗轻至中度脱水的首选方法。口服补液盐通常包含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和葡萄糖。这些成分能够补充丢失的电解质,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同时葡萄糖有助于促进钠和水的吸收。
市面上常见的口服补液盐有ORS I、ORS II和ORS III三种类型。其中,ORS III是新一代产品,其低渗配方更适合儿童的生理特点,能减少呕吐、高钠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是儿童腹泻轻中度脱水治疗的首选。
使用口服补液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配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清洁的容器将适量的口服补液盐粉末溶解于温开水中。配好的溶液如果凉了,可以通过隔水温热的方法加热,但不能直接往溶液里添加热水。需要注意的是,一袋补液盐应该一次性溶解,不要分成几次溶解,因为无法准确拆分会影响渗透压和电解质浓度。
少量多次:不要让孩子一次性大量饮用,而是应该每隔几分钟给予一小口,一般在4-6小时内喝完规定的量。
观察反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神志、皮肤弹性、口唇湿润度、尿量等指标,以判断脱水是否得到改善。如果患者出现频繁呕吐、拒绝饮用或脱水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使用注意事项
- 浓度要准确:自行增减补液盐的用量或改变水的比例,可能会影响补液效果。
- 避免混合其他物质:不要在补液盐溶液中添加果汁、牛奶、糖等,以免影响渗透压和吸收。
- 妥善保存:配制好的溶液应在24小时内饮用完毕,超过时间应丢弃重新配制。
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重度脱水、频繁呕吐无法口服补液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的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日常预防措施
除了科学补水,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保持手部清洁:在餐前、便后、准备食物前和外出回家后,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
重视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喝开水或者合格的瓶装水,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洗净;烹饪加工食品时要做到生熟分开,确保食物煮熟煮透,特别是贝类等海产品。
做好清洁与消毒:定期对居室进行清洁和通风,对高频接触的表面和卫生间等关键区域进行消毒。当家庭成员出现胃肠炎症状时,应对其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规范处理,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感染者管理:感染者应居家隔离休息,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特殊岗位从业人员,如厨师和育婴员等,应在症状消失后72小时且粪便排毒结束才能返岗。
诺如病毒虽然传染性强,但通过科学的补水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这一季节性高发疾病,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