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学有效开展德育活动评价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06: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学有效开展德育活动评价

德育评价是整个德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我国目前的学校德育活动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探求应对的策略。

学校德育活动作为德育课程的延展,是建设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而德育活动评价一直以来是德育活动实施的难点。在一体化建设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联动的背景下,德育活动的评价仍较多采用学校自评、师生评价、实绩考核等方式,其评价标准未能充分反映不同学段学生道德素养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难以较好地反映德育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评价,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当前,尽管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但从评价的角度看,整体上仍然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

评价指标的效度有待提升。德育活动评价应当围绕目标达成情况展开。比如,活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怎样才能考察出学生具有了爱国主义情怀?要实施评价,通常只能借助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但如何测量学生的行为,以实现对活动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其有效方案仍有待研究。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与协同性不足。德育活动的评价可能涉及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场馆等多个主体。多年来,部分活动评价往往过于偏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和社会场馆对评价的参与度略显不足。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例如,在德育活动评价中,评价主体通常是学校和教师,学生往往被作为评价的对象,其主体性发挥不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固然重要,但学生评价同样重要。此外,社会场馆作为活动组织方,也理应被纳入评价主体。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同质化倾向。首先是形式化倾向。在大部分德育活动的具体评价中,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广泛运用,但较少能结合活动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方式,从而使得此类评价形式泛化。其次是同质化倾向。在德育活动评价中,量化与质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已得到较多学校的认可和实施,但两者如何有机结合,使不同类型评价指标发挥其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亟待提升。在德育活动评价中,存在过于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现象。德育活动评价通常强调甄别、选拔和管理功能,这无疑弱化了德育活动的诊断和引导功能。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德育活动的效果,也容易影响德育活动目标的达成,进而对学生人格的型塑产生不利影响。

德育活动评价的对策

设计基于活动目标达成的评价方案。在结果导向的评价体系中,是以“证明”和“诊断”为主要价值目标的,德育活动评价导向则要打破这种传统模式,真正发挥过程性评价与活动过程高度契合的优势,激发其调节性和反馈性作用,针对德育活动目标与活动中学生主体行为过程的关系展开评价,实现目标-过程-评价的一体贯通。例如,针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等活动目标达成的评价,应当从目标出发制定过程性评价指标,客观回应学生在目标素养方面所实现的增值样态。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共同体。大多数德育活动评价比较注重对学生层面的评价,往往忽视活动中对教师的评价。除此之外,家庭、社会场馆等活动参与的主体也应当参与活动评价。因此,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例如,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后,应当组织学生开展经验交流分享会,让承担不同任务的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活动后的收获与经验心得,再由其他学生为其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点评,综合该学生自评与学生内部的互评,努力提升评价的全程性与客观性。另一方面也要协调好除教师与学生之外的家长、社会场馆负责人员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协同作用,强调从多方面、多角度、多主体的层面实施评价。

探索综合性、多向度的评价路径。为了突破德育活动评价的形式化问题,需要建立综合性、多向度的评价路径。一方面,要根据评价对象特点,采取合理的评价手段。例如,小学段教师在对学生作出活动评价时,应当着眼于当前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避免“低学段开垦过深”的情况。在评价德育活动时,应当更加关注小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与行为表现,通过行为评价量表、活动参与手册等多种评价综合考察活动目标达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评价方式。如充分借鉴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开展德育活动评价,记录学生数字影像,既提升了德育活动评价的新颖性水平,又增加了德育活动评价的维度。

构建生成性、发展性的评价指标。首先,要从“德育过程”角度强化德育活动的过程评价。基于“教育过程”开展的德育活动评价,不仅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探索与反思,还要对于满足学生需要、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思维训练等进行评价。因此,德育活动评价要观照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交往性以及思维训练等具体细化问题的生成状态。其次,要从“德育效果”角度探索增值评价。基于德育效果开展的德育活动评价,实质是将评价视域从关注德育结果延伸至德育起点的评价生成状态,即针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等素养内容,创设一体贯通的评价指标体系,培育学生健康人格的增值走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