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火塘到雅集:古人诗意过冬的生活智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09: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火塘到雅集:古人诗意过冬的生活智慧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最寒冷的时期。古人如何在这样的时节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温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人的大寒时节,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

01

诗词中的大寒:寒冷中的温情

宋代诗人邵雍在《大寒吟》中写道:“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到一股寒意。然而,诗中接下来的描写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虽然天气寒冷,但家人的陪伴和交流却让人心生暖意。

陆游的《大寒出江陵西门》则展现了另一种温暖:“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诗人虽然在寒冷中出行,但酒意和裘衣带来的温暖,以及对家乡的思念,都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温度。

02

古人的取暖智慧:从火堆到火塘

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呢?早在旧石器时代,辽宁营口金牛山人就学会了在洞穴中保存火种,通过不断添加树枝、柴草来保持火的燃烧。新石器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火堆被搬到了室内,火塘应运而生。

春秋时期,燎炉的出现让取暖变得更加便捷。秦代的壁炉设计更是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不仅能够保持室温,还能有效排出烟尘。西汉时期的“温室殿”则将取暖与奢华生活相结合,以花椒涂壁,设置壁炉,挂上羽毛帷幔,铺上毛毯,成为皇帝与朝臣议事的场所。

03

小型取暖用具:古人的“暖宝宝”

除了大型取暖设施,古人还有各种便携式取暖工具。熏笼、火笼、卧褥香炉、手炉、汤婆子等,都是古代的“暖宝宝”。这些小巧的取暖用具,不仅实用,还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情趣。

04

文人雅集:精神层面的取暖

在寒冷的冬季,古代文人还有另一种取暖方式——雅集。他们聚在一起,进行各种文化活动,如吟诗、品茶、饮酒、赏花、听琴等,不仅丰富了精神生活,也带来了心灵的温暖。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就记载了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时节一场文人聚会,后世将这场聚会称为“兰亭雅集”。这种雅集传统一直延续到后世,成为文人交流思想、切磋文艺的重要形式。

05

现代人的“诗意过冬”

在现代社会,我们虽然有了更先进的取暖设备,但似乎失去了古人的那份诗意。不妨在大寒时节,学一学古人的生活方式:围炉夜话,品一杯热茶;读一首古诗,感受文人的雅趣;或者约上三五好友,来一场现代版的“雅集”,让生活多一份情趣,多一份温暖。

大寒过后,春天就不远了。让我们在寒冷中寻找生活的乐趣,期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