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福音,可减少95%穿刺次数
一文读懂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福音,可减少95%穿刺次数
近日,某医院两腺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了静脉输液港置入手术。患者因需要长时间化疗,如果采用常规输液方式,可能会引发外周静脉炎、血栓等问题。而常用的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需要每周维护,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相比之下,静脉输液港没有导管外露,感染率低,患者维护成本低,美观方便。
静脉输液港由注射座(港体)及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组成,通过导管与中心静脉相连,仅需将输液港针扎入注射座,即可进行输液、抽血。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需要长期或重复抽血、输血及血制品、营养药、抗生素输注的患者,以及需要化疗药物输注等患者。
输液港,是为了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刺激而置入体内的专业输液装置。它分为三部分:无损伤针、置入静脉的导管、埋藏在皮下与输液针连接的注射座(港体)。注射座连接插入大静脉的导管形成长期血管通路,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故称作“输液港”。
输液港植入手术需经过术前超声评估血管,精准定位,通过简单的微创手术,在局麻下穿刺颈内静脉置入导管,然后行胸壁小切口作一皮下囊袋并置入港座,最后将港座与导管通过皮下隧道技术连接起来,固定港座并缝合切口。手术后皮肤外观只看到一个小的缝合伤口,体表仅可触摸到一突出圆球(港座)。皮肤小切口,局麻下即可完成操作,患者几乎无痛。输液港生命周期很长,港座使用无损伤针穿刺时可耐受2000次穿刺。
植入后的“输液港”可长期保留在皮下,除了输注日常的各种药物液体,还可以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输注血液制品。遇到有需要抽血化验等情况时,也可以通过“输液港”进行血样采集。
输液港优势
隐蔽性:因为植入在皮下,有皮肤保护,不会像深静脉穿刺导管或者PICC导管那样外露在患者体外,一般将输液管埋置在前胸壁或上臂,输液港不易被感染。
安全性:手术切口小、隐蔽美观、使用周期长、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以提供长期可靠的中心静脉通路,可以使用多年。
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日常活动、淋浴等不受影响,也可参加游泳等运动,不影响个人社交、出游及日常生活。
护理方便:输液港根据穿刺使用频率,可以使用10年至20年甚至是终身,日常维护只要四周维护一次即可,减少了往返医院的次数。
痛苦少:输液时,只需将无损伤针垂直穿入输液港体,每次穿刺可以用7天,不用忍受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适用性广: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对CVC或PICC置管困难的患者也是不错的选择。
输液港的适用人群
长期或重复抽血、输血及血制品、营养药、抗生素输注的患者,以及需要化疗药物输注等患者。
输液港的护理要求
须由专科护士进行,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每月进行一次维护;必须使用无损伤针穿刺,常规情况下留置1周,输液期间根据情况更换;冲管、封管和静脉注射给药时必须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防止小注射器的压强过大损伤导管、瓣膜或导管与注射座连接处。末端开口式导管冲封管后需用肝素盐水封管;禁止在连接有置入式输液港的一侧肢体上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静脉穿刺。
静脉输液港置入后注意事项
伤口痊愈后,可洗澡,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置入输液港部位避免外力撞击,部分运动不宜进行;
听从护士指导进行输液和维护;
需每28天前往门诊,接受冲管、封管、消毒、更换敷料等护理专科服务;
若静脉输液港处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