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就上头,醉意来袭?三招教你轻松解酒!
一喝就上头,醉意来袭?三招教你轻松解酒!
应酬、喝酒、宿醉,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社会三件套。从古代的宴会到现代的聚会,酒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陌生人变成朋友,让朋友变成兄弟。
但是,酒虽然好喝,能够让人放松,它也有另一面——比如,你可能会在醉酒后失去平衡,一不小心就会和地面来个意外的拥抱;或者你的判断力会受到影响,做出一些平时意想不到的事情;更为严重的是,万一涉及到驾驶或者操作机械,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虽然酒文化是我们传统的一部分,但我们也要记得,饮酒要适量。遇到实在无法拒绝的局,也要保持酒桌上的风度,一定要牢记以下的「饮酒&解酒攻略」。
在了解如何饮酒、解酒前,先来聊聊你是怎么「醉」的:
当你举杯畅饮时,其实是在和一种轻微的“毒”共舞。没错,它是乙醇,也就是酒精。想象一下,你刚刚饮下了一口美酒,乙醇就像个不请自来的客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你的肠胃,然后搭上血液循环的便车,直奔肝脏。
肝脏这个勤劳的清洁工,一看到乙醇,就立刻拿出它的“酶刷子”开始清洁工作,试图把乙醇变成无害的物质。但是,乙醇在变成无害之前会先变成一个叫乙醛的家伙,这家伙虽然更容易被处理,却也是个有毒的主。
如果你喝酒适量,乙醛最终会被转化成乙酸,进入体内循环,最后通过尿液离开你的身体。如果你喝得太多了,超过了肝脏的清洁速度,那么乙醇就会在你的身体里到处乱窜。
在大脑里,乙醇会关掉那些本该兴奋的神经递质的开关,同时打开那些本该安静的神经递质的开关。乙醇就像是一个不请自来的DJ,把神经递质的派对搞得乱七八糟。于是——
- 负责协调你动作的小脑变得晕头转向,让你走路像在跳舞;
- 负责逻辑和决策的前额皮质也会被乙醇搞得昏昏欲睡,让你的决策能力大打折扣;
- 你的情感控制中心边缘系统则被释放出来,让你的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你异常兴奋、你多愁善感、你做了很多平时不会做的事情,你“醉了”。
为了避免酒后行为艺术家,保持风度,以下的饮酒和解酒指南你一定要牢记!
第一招:酒前酒中吃点“三高”食物
在酒桌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喝酒前吃点高碳水、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喝酒中也记得要随时吃一些食物。
这些食物就像是给你的胃穿上了一层防护服,酒精再想要进入你的血液,就得先过这些食物这一关。这样,你的肝脏就有更多时间来处理这些酒精,而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大量酒精打个措手不及。
第二招:多喝水——解酒的黄金法则
厨房里随处可见的白开水,就可以帮助你的身体更快地代谢酒精。它就像是给肝脏提供了一个加速器,让肝脏能够更快地处理那些让你头昏脑胀的酒精。
随便提一句,大家常说的蜂蜜水,其实对解酒的帮助并不大。蜂蜜的主要成分果糖,并不能显著改善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有时候甚至可能产生一些对人体不太友好的代谢物。
第三招:喝大了?醒酒药来帮忙!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喝得走路摇摇晃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游的时候,朋友,你已经喝大了。这个时候,一定要及时使用醒酒药。
醒酒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你快速恢复意识,避免因为醉酒而发生的危险。酒精不仅会让你失去平衡,还可能影响你的判断力,让你在不清醒的状态下做出一些危险的决定。而醒酒药就像是你的安全网,在你即将跌倒时,及时拉你一把。
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们有一种常见的武器—— 盐酸纳洛酮 ,来拯救那些喝到不省人事的“酒蒙子”。它通过注射的方式进入身体,就像是给大脑打了一针清醒剂,让那些因为酒精而沉睡的神经细胞重新活跃起来。
除了注射用的针剂,还有一种更方便的形式——盐酸纳洛酮舌下片 。当你喝的有点晕,需要快速恢复清醒时,将它放在舌头下面,它就会慢慢地溶解,释放出药物,10分钟左右就能帮助你的大脑摆脱酒精的迷雾,恢复酒局上的风度。
在夜幕深沉,酒杯的碰撞声渐渐远去时,记得,醒酒药可以是你的临时救星,但最好的解酒方法永远是预防。所以,朋友们,干杯的同时别忘了,他(她)人面前的风度,以及自己的健康和安全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