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的“水利定制”
中非合作的“水利定制”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在本次峰会上,中非双方就水利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展现了中非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北京初秋,天高云淡,万物丰收的喜悦正在酝酿。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2024年9月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附近拍摄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标识。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近年来,水利部与南非、埃及、摩洛哥、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莱索托、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已与摩洛哥、南非、埃及等国水利主管部门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水利部下属单位积极承担对非能力建设项目,组织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能资源开发、小水电等再生能源利用、节水灌溉等领域的境内外培训班,并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联合在埃塞建立了中国—非洲清洁能源与农村电气化技术转移及研究培训中心,开展清洁能源与农村电气化领域的能力建设、联合研究、技术转移和项目示范。部属单位承担了支持尼日利亚建设小水电能力中心、刚果(金)ZONGO II水电站、肯尼亚卡里曼纽II大坝供水、安哥拉凯古路—凯巴萨水电站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咨询等工作任务,参与了援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卢萨卡园区供电、援中非光伏电站等援外项目,塞内加尔河道整治等民生水利项目取得积极影响。尼日尔河治理和防洪方案——尼日利亚尼日尔河流域综合规划及首选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技术协议列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务实成果清单。
为非洲国家提供城镇供水与污水处理方案
肯尼亚Karimenu II大坝供水项目由长江设计集团承担项目管理
2019年,肯尼亚Karimenu II大坝供水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日处理能力7万立方米的水厂及50多公里长的管线。建成后供水至内罗毕及周边城镇,通过清洁用水保障环境卫生和民众健康安全,受益人口超过100万。
马拉博污水处理工程,由长江设计集团设计、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监理
马拉博污水处理工程是赤道几内亚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环保项目,2018年底完工并移交当地政府。工程日处理污水2万立方米,服务人口20.5万人,污水系统收集处理了马拉博城区85%—90%的污水。工程极大改善了城市卫生状况和人居生活环境,疟疾发病率由以前的40%下降到8%。马拉博污水处理工程为非洲城市污水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具有示范意义。
推进非洲国家小水电与新能源开发
小水电在解决农村地区用电困难、促进农副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国际小水电中心执行的“点亮非洲”项目得到了联合国的充分肯定和受援国家欢迎。
201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考察国际小水电中心
2016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考察国际小水电中心时专门题词:“小水电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希望国际小水电中心为世界小水电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第十届今日水电论坛在杭州召开
国际小水电中心连续多年举办“今日水电论坛”,为全球能源及水电的决策者、科研院所、制造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分享经验和加强合作的交流平台。平台对宣传中国水电事业发展成就、促进全球水电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马·哈提卜到访国际小水电中心
2023年,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马·哈提卜到访国际小水电中心时表示,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将通过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促进全球小水电发展,不断发挥小水电在减贫、气候行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肯尼亚吉凯拉水电站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国际小水电中心等单位在肯尼亚等国开展了风光水互补新能源项目建设与示范,以多种途径解决偏远地区供电及灌溉供水等民生需求。
几内亚水电开发实现国家能源独立和区域协同发展
水电站的实际效果图被印在面值2万几内亚法郎纸币背面
凯乐塔水电站是几内亚的标志性工程,工程效果图被印在面值2万几内亚法郎纸币背面上,成为中国水利走向世界的精美“名片”。
凯乐塔水电站。图源:“中水电”微信公众号
该工程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期间克服埃博拉病毒大面积暴发等不利因素,于2015年9月竣工发电。几内亚能源与水利部时任部长切克·塔里比·希拉表示,“凯乐塔水电站的建成让至少400万居民受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中国人先进精湛的技术水平和敬业守信的工作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图源:“中水电”微信公众号
2021年3月,中方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在凯乐塔水电站上游建成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成为西非地区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45万千瓦),被喻为“西非三峡”。该工程也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工程的建成不仅使几内亚完全实现能源独立,还为周边的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马里等国提供电力支持,有力促进了区域的和平与发展。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和规范,带动了约11.5亿元的材料、设备出口。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惠民生促发展
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
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是苏丹第二大水电站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32万千瓦)。工程具有灌溉、供水、发电等多种功能,为300万人口提供饮用水保障;农业灌溉面积达50万公顷,为700万人口解决灌溉用水;为上百万人口提供电力供应,使苏丹1/3人口直接受益,对促进苏丹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工程于2018年全面投产,2019年被印在100苏丹镑的货币上。
苏丹货币上的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
该项目由三峡集团公司与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联合实施,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参与建设。中方团队工作得到苏丹大坝运行管理局(DIU)及德国拉美尔国际咨询公司(Lahmeyer International)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中方技术团队在苏丹开展实地调研,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咨询与支持
尼日尔水坝及农田整治项目助力实现2021年零饥饿目标
项目区改善的农田灌溉
中国援尼日尔水坝及农田整治项目是尼日尔政府3N(粮食自给)计划1号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尼日尔农牧林生产国家发展战略,实现2021年零饥饿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现场考察
项目在塔瓦大区、津德尔大区、阿加德兹大区建设9座水坝,整治和改善2150公顷农田灌溉。项目的实施,减轻了洪旱灾害对当地群众的影响,大幅度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农业产出,逐步实现粮食自给,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与非洲国家广泛开展能力建设与人文交流
援外培训作为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各领域人才、提升自主造血能力、储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普遍赞誉。截至2024年8月,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作为援外培训机构已为53个非洲国家累计培养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达2550人次。培训内容覆盖从小水电到水利水电、水资源、可再生能源、气候变化、防灾减灾、减贫脱贫、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除多边培训项目,还根据受援国实际需要,量体裁衣、因地制宜设计培训项目,在境内外为卢旺达、赞比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乍得、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组织开展双边培训项目。
2019年赞比亚水电站运行管理技术海外培训班
大力支持非洲国家举办世界水论坛等重要国际水事活动。2022年,第九届世界水论坛在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举办。水利部及部属单位共举办、承办各类活动近10场,积极分享中国治水理念与治水经验,通过在世界水展上设立中国馆,全面生动展示中国水利高质量发展成就和中国水利国际合作成果,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非洲有关国家共同举办边会,宣传中非水利合作成效。
在《山洪来了》科普绘本发布活动上,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肖晗、世界水理事会主席福勋与非洲青少年合影留念
(原标题:中非合作的“水利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