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奇帆重庆重组往事揭秘:从烂尾楼到城市地标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52: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奇帆重庆重组往事揭秘:从烂尾楼到城市地标

近日,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的新书《重组与突破》引起了广泛关注。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重庆任职期间,通过重组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的经历。特别是他上任第一天就遇到的烂尾楼事件,通过巧妙的重组方案,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实现了多方共赢。黄奇帆的这些举措不仅展示了他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经济智慧,也为后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位学者型市长的精彩故事吧!

01

重组思维:从烂尾楼到城市地标

2001年,黄奇帆从上海调任重庆,担任副市长。上任第一天,他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位于重庆解放碑的地铁中心花园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停工,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烂尾楼。这个项目不仅位置显赫,而且涉及众多债权人和购房者,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黄奇帆没有选择传统的“输血式”救助,而是运用了他擅长的重组思维。他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债务重组和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这个项目。

具体操作分为三步:

  1. 债务重组:首先对项目债务进行梳理,将债权人分为优先级和普通级,优先保障购房者权益。通过谈判,将部分债务转化为股权,减轻项目负担。

  2. 引入战略投资者:寻找有实力的企业接手项目。最终,重庆本地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被引入,承担了后续开发任务。

  3. 政策支持:政府在土地使用、规划审批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但严格限定在合法合规范围内。

这一重组方案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地铁中心花园项目不仅顺利完工,还成为了重庆的地标性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一案例开创了黄奇帆在重庆的重组实践,展现了他“以重组求突破”的思维模式。

02

“25%理论”: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器

在重庆任职期间,黄奇帆提出了著名的“25%理论”,这是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要创新。

他认为,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应该控制在25%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就容易引发房地产过热;如果低于这个比例,则可能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调整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开发节奏,实现市场的稳定发展。

在重庆的实践中,“25%理论”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重庆的房价长期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充分保障,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房地产调控模式。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调整的背景下,“25%理论”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3

开放创新:内陆城市的崛起

黄奇帆在重庆的重组工作不仅限于具体项目,更体现在对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的重塑上。他主导的“五个特征”开放战略,为重庆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1. 内外资双向流动:既鼓励外资进入,也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2017年至2022年,重庆企业对外投资累计达5000多亿美元,同时引进外资8000亿美元。

  2. 沿海与内陆同步开放:打破传统上沿海地区优先开放的模式,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重庆作为内陆城市,通过建设自贸区等举措,实现了高水平开放。

  3. 制度型开放:从过去的流量要素开放转向规则、规制、体制、标准的全面开放,营造更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4. 进出口双向平衡:通过降低进口关税、举办进博会等方式,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5. 全方位宽领域开放: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些开放创新举措,不仅推动了重庆的快速发展,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

04

专业精神:打造评估行业新高地

在重组工作中,黄奇帆十分重视专业性,特别是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他认为,资产评估不是简单的静态核算,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效益前景、有形与无形资产、市场资源、汇率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动态评估。

在他的推动下,重庆在评估行业管理上实现了“七统一”,即统一行业规范、统一执照、统一资质、统一审批等。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重庆的营商环境,也推动了评估行业向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如今,重庆的评估机构已超过百家,活跃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一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黄奇帆对专业精神的重视,也为全国评估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05

结语:重组思维的启示

黄奇帆在重庆的重组实践,展现了其独特的经济智慧和管理艺术。无论是具体项目的重组,还是整个城市的转型升级,他都坚持“以重组求突破”的理念,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发展突破。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黄奇帆的重组思维和实践经验,无疑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正如他在新书《重组与突破》中所言:“世界是可以重组的。”这句话不仅是他对经济工作的深刻洞见,更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