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夏秋换季时节,这些健康问题要注意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22: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夏秋换季时节,这些健康问题要注意

随着夏秋季节的更替,气温如同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连日阴雨后湿热再次袭来,冷空气又在国庆节期间不期而至。面对这样的天气变化,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在夏秋换季时节需要注意的健康问题,并提供实用的预防建议。

呼吸道疾病

秋天气候多变,温差大,花粉、螨虫、霉菌等过敏原猛增;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更容易传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感冒、鼻炎、咽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及时加衣注意保暖

在换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的刺激;在降温明显的时候,尽量不要到户外活动,如果需外出,要多穿衣服。

保持充足的水分

干咳时容易感到喉咙干燥,所以需要摄入充足的水分。建议多喝水,也可以用蜂蜜水或者金银花茶等代替,这不仅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还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

保持良好手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摸口、鼻或眼睛。

外出游玩戴好口罩

有花粉过敏的人,在花粉季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尽量少出门、少开窗,外出佩戴防花粉的口罩、眼罩,穿着长衣长裤,或提前使用花粉阻隔剂,这样可以减少过敏原的吸入和接触,减轻过敏症状。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秋分以后,天气变冷,易引起腹部着凉。此外,秋季盲目进补,很可能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胃肠道抗病能力减弱,从而诱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宜软、温、暖、素、鲜,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适当进食时令性水果

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做好保暖措施

胃喜暖怕冷,喜润恶燥,秋冬天气寒冷,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

心脑血管疾病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大,以至于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流不畅导致血管堵塞;早晚温差大,血管收缩,冷热交替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增加脑溢血、脑梗塞、心梗等疾病的发作风险。

建议

患有慢病的中老年人不能贪凉,注重保暖,适量运动,多补充水分,高血压患者要做好血压监测,服用药物应谨遵医嘱。

秋季抑郁

秋天有“肃杀”之气,景象也越来越萧条,容易让人产生凄凉、焦虑、抑郁等情绪。秋分后,昼短夜长,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不稳定。

早睡早起

秋季天气清凉、地气萧索,结合秋季抑郁症的发病特点,应该早睡早起,天亮即醒,使志意安定,从而缓解秋季的“肃杀”之气。

多晒太阳

日照时间减少是引发秋季抑郁症的原因之一,且纬度越向北的地区,季节性抑郁发病率越高,所以要多到户外沐浴阳光,感受大自然的温暖。

多做运动

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展各种健身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肺与秋气相应,在志为忧,多做些调畅气机的传统功法,对于心情的舒畅大有裨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