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记忆中的美食·潍坊 | 一道菜,一座城,一种记忆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37: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记忆中的美食·潍坊 | 一道菜,一座城,一种记忆

炎炎夏日,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潍坊古称潍县,有“东莱首邑”“北海名区”之称。自古文风昌盛、科甲蝉联,有“南苏州、北潍县”之说。明清时期,“田赋弥充、商贾云集”,是鲁东重镇。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千百年来,这片土地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走进潍坊,感受老潍县的美食,你一定会喜欢上这里。

“江南水晶饶蹄香,不如潍州酱肴美”,潍县菜、胶东菜、济南菜、孔府菜共同形成了鲁菜系。老潍县的面食也很有特色,尤以肉火烧、和乐、朝天锅、烧饼、蒸包最出名。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路上,人们对早餐的热情就被唤醒了,对吃极为挑剔的潍坊人,光是一顿简单的早餐就花样百出。

地道潍坊味儿——肉火烧

提及这道美食,据说跟“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渊源颇深。在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担任潍县知县,恰逢潍县连年受灾谦收,他勤政廉洁,开仓放粮,带领老百姓积极抗灾,火烧也在这时候出现了。最早人们使用木杠子来压面,把面和得很硬,被称为“乡火烧”、“杠子头”。直到清末民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也被巧妙地融合到火烧当中,肉火烧应运而生。

烤熟的烧饼一面鼓一面平,挂满了芝麻,取一个捧在手里,虽然略感烫手,一股浓郁的香气却是扑面而来。而在高密,人们更偏爱“打炉包”,仅仅一个“打”字,便涵盖了从和面到炉包出锅的所有流程。“香、焦、酥、脆、菜生、肉熟”,构成炉包的独特口感。油渍渍的一层薄皮,看上去吹弹可破,轻轻一咬嘎嘣脆,味蕾瞬间被折服。

软糯适口——朝天锅

诗句“逢二排七大集间,白浪河畔人如山。寒流雪翻火正红,下水香锅面朝天”,说的就是老潍县朝天锅。一张厚薄均匀的烙饼,洒上金黄酥脆的芝麻盐,卷上煨煮的熟烂软糯的肉类,来上一口温热地带着淡淡香醇的老汤,不肥不腻,不咸不淡,便是让人魂牵梦萦的味道了。

作为潍坊凉菜四大“当家花旦”之一(芥末鸡、拌辣皮、麻汁杂拌、酥锅),其爽辣可口,备受欢迎。芥末鸡用的芥末,是发酵过的黄芥末,与北京的芥末墩相似。白卤过的鸡撕成筷子粗细的鸡丝,搭配上白菜丝、萝卜丝、胡萝卜丝等配菜,浇上黄芥末、老陈醋、卤鸡的汤,一口清辣通窍,忍不住让人直呼一个“爽”字!

生活里的热气腾腾

午餐的重头戏,不妨将眼光放在老潍县面上,一袋普通的面粉,在潍坊人的餐桌上可以千变万化,一丝一缕的面条,搭配着香椿、黄花菜,粉皮、胡萝卜等佐料,浇上鲜香可口的浇头,一口汤面下去,老潍县的味道便留于唇齿之间。

制作精细而不失乡间风味,是对“景芝金丝面”最精准的概括。金丝面是安丘传统名吃,始于景芝,历史久远,与三页饼堪称景芝白案佳品的孪生姊妹,为贩酒客商常用食品。此面以精面粉、鸡蛋为原料,面要擀成透明薄皮,以熟练巧妙的刀工,切为细丝。放入鸡汤、各种调料,入口多味交融,饭后泛气带香,回味无穷。

鲜亮味美——鸡鸭和乐

潍坊方言称之为“huo luo”,这当中饱含着老潍县人对于过去生活的一份追忆和情怀。和乐由专门的和乐床子制作而成,所以面质粗实,分量足。鸡鸭肉、豆腐、红白萝卜、肉丁混合炖煮的浇头,实落的一大碗面条,配鲜美的卤子,瞬间让人食欲大开!

油丰而不腻——马宋饼

“马宋油饼三页成,烙花细碎似繁星。”古时,不少文人墨客作诗一首以表达对“马宋饼”的喜爱之情。马宋饼的吃法很多,可单吃,可配朝天锅,可卷鸡蛋,卷油条,卷现成的炒菜,或撕为适口小片,置于碗中,浇上西红柿鸡蛋汤,泡过再吃,也很美。而这寻常而地道的味道最能俘获人心。

19:00下班后的时间,才是生活。

夜幕下的潍坊,温馨热闹,看,缕缕炊烟飘荡空中,闻,美味佳肴香气四溢,听,欢声笑语乐此不疲,喊几个朋友,一碗汤汤水水下肚,一天的疲劳就此结束。

“杠子头”又叫签子馍,是一种起源于寿光王高地区的特色传统面食。它的吃法有讲究:热吃,筋道香甜;凉吃,越嚼越香;还可以切成片或掰成块,用各种菜烩着吃,这就是「烩火烧」。这样有菜有主食还有热汤,口感丰富,省事方便,追求快捷简单的朋友不妨来上一碗。

养肝益肾——临朐羊汤

“临朐全羊宴”已有200年的历史,虽然潍坊处处可见羊肉馆,但是临朐的全羊宴最为正宗。其做法多,数量广,吃法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温脾和中、养肝益肾,更有养胃驱寒、强阴壮阳的滋补功能,是全家共享、朋友聚餐的不二选择。

民俗风情——景芝小炒

如果想尝尝独属潍坊地方菜的小吃,不妨到景芝小炒。其属鲁菜系列,主要有香菜小炒肉、韭菜小炒肉、蒜薹小炒肉和贡菜小炒肉等菜品。其中,最经典的是香菜炒肉丝,也叫芫荽炒肉丝。该菜品对刀工要求严格,肉要细如粉丝,香菜、肉丝各占三七比例,加木耳、香油、茴香、虾米等佐料烹调,具有肉丝细腻鲜嫩、香菜清香扑鼻、菜品色泽新鲜、味道可口等特点。景芝小炒也成为潍坊人宴请朋友的最高礼遇之一。

百吃不厌——老潍县菜

老潍县人组菜讲究“四六八”,盛者有“四四到底”席:“四凉盘、四炒菜、四锅烧、四饭菜”总共16个菜,其中,四凉盘指甜酱肉、芥末鸡、五香肉、焖藕等;四炒菜是海参、鱼肚、腰花、红烧鱼等;四锅烧为炸里脊、炸春卷、炸八块、炸丸子等;四饭菜则是四喜丸子、杂烩、鸡子汤、苜蓿肉等。传统的宴席蕴含了美好的寓意:四菜者名曰“四喜”,六菜者称为“六六大顺”,上菜的顺序和放置位置也各有定俗,一般最后一道菜上鱼,寓意“有余”,要放到客人“左手掐头,右手掐尾”的位置,以示尊重。

从潍坊味道到潍坊印象

潍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学艺术源远流长。璀璨的文学艺术,优秀的传承基因,为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江南水晶饶蹄香,不如潍州酱肴美”,郑板桥诗句中的“玉脍金齑”和“潍州酱肴”说的都是潍县菜。

潍坊菜作为鲁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着黄河流域饮食文化的基石与传承,自古就有“江南水晶饶蹄香,不如潍州酱肴美”的美誉。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式的“高高在上”,在如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信息化时代,潍坊更在意脚踏实地的宣传与耕耘。

潍县菜的具体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潍县菜与胶东菜、济南菜、孔府菜,组成了中国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而孔子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的就是鲁菜。老潍县菜经过传承和发展,目前菜品数量不下千种。在最新版《老潍县菜谱》中,可查阅到的老潍县菜共有40多类1600多道。

从潍坊味道到潍坊印象,让更多人从接纳潍坊美食到感受城市文化,逐渐记住了潍坊这个名字。

潍坊作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历史与丰富人文情怀的城市,正在经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的碰撞与融合,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性格,不断开拓创新的文化形式让这座城市更具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