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世界高血压日: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这一主题凸显了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45亿,但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为16.8%。因此,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对于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至关重要。
血压测量的最佳时间
研究表明,人体血压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期:早上6点至10点和下午16点至20点。这两个时间段的血压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是测量血压的最佳时机。此外,睡前测量血压也有助于监测夜间血压是否正常下降,预防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不降反升)。
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推荐使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测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环境与姿势:在安静放松的环境中,坐姿端正,手臂平放于桌面,袖带与心脏齐平。
避免干扰因素:测前30分钟内避免吸烟、喝咖啡或剧烈运动;排空膀胱,静坐5分钟后开始测量。
正确使用设备: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为臂围的75%
100%,宽度为臂围的37%50%),上臂围>42 cm者可选择腕式电子血压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每次连续测量2~3次,间隔1分钟,记录并分析结果。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高血压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023年,纳入包含高血压诊断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共5037万人次,较2022年增加41.4%。其中,65.8%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30.6%)、脑血管病(30.5%)和糖尿病(25.8%)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
这些数据表明,高血压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而精准测量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前提,只有通过准确的血压监测,才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结语
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精准测量,有效控制”。让我们从正确测量血压开始,关注血压变化,及早发现高血压,及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共同守护心血管健康。